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朱熹教子文言文翻譯

朱熹教子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下面是我整理的朱熹教子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遠離膝下、千裏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於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壹行。汝若到彼,能奮然有為,力改故習,壹味勤謹,則吾猶有望。不然,則徒勞費,只與在家壹般,他日歸來,又只是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黨故舊耶?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在此壹行,千萬努力。

譯文

如果妳努力學習,在家裏也完全可以讀書寫文章,弄明白言論或文章的內容和道理,用不著遠離父母,千裏迢迢地去跟從老師學習。妳既然不能這樣,就是自己不好學,也不能指望妳懂得這個道理。但是現在讓妳出外從師的原因,是擔心妳在家裏為俗務所纏身,不能專心讀書學習。同時,父子之間,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責備妳。再者,在家裏也沒有朋友和妳壹起探討,增長見識,所以要讓妳出去走壹走。妳要到了那裏,能奮發努力有所作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習慣,壹心勤奮謹慎,那麽我對妳還有希望。若不是這樣,則是徒勞費力,和在家裏沒有兩樣,以後回來,又僅僅是以前那樣的小人物,不知道妳準備用什麽樣的面目來見妳的父母親戚同鄉和老朋友呢?壹定要記住,“每天晚上睡覺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麽有意義的事情,對得起自己的生命嗎?”這壹次行程,要千萬努力呀。

字詞

(1)蓋:如果

(2)足:完全

(3)汩:攪亂,擾亂他,沈沒。

(4)故:因此

(5)義理:指講求經義、探究名理的學問。

(6)膝下:借指父母。

(7)伎倆:原指不正當的手段,這裏是不務正業的意思。

(8)鄉黨:鄉裏、家鄉的人。

(9)無忝:不要辱沒。忝,辱。

(10)作文:寫文章

(11)好:喜好

(12)望:希望

賞析

朱熹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為根本,從為人要“勤、謹”二字著眼,告誡其子要勤學、勤問、勤思、謹起居、謹言談、謹交友,敦厚忠信,見善思齊等。朱熹教導兒子珍惜學習機會,對兒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見;語重心長,發人深醒。

朱熹教子的故事

南宋著名的學者朱熹,有壹天把兒子朱在叫到面前,嚴肅而又不失親切地說:“妳現在已經長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妳應該離開我到外地訪求名師,以便使自己的學問更有長進。”

朱在聽後,大惑不解,就說:“我經常看到許多人不遠千裏前來向您求教,我也曾多次聽人說您是當今最有學問的人,為什麽我還需要離開家另求老師呢?”

朱熹說:“妳還年輕,不懂得這其中的道理,讓我先從自己的經歷說起吧……”

原來,朱熹的父親朱松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在朱熹剛會說話時,他就教兒子認識自然景物,並學習儒家經典。後來朱松因反對秦檜的投降賣國政策被逐出朝廷,不久含恨病逝。臨終前朱松把兒子叫到面前說:“妳壹定要努力上進啊,胡原仲,劉致中,劉彥沖三人學識淵博,根基深厚,才學遠在爹之上,我死之後,妳壹定要前去拜他們為師。”朱熹遵從父親的教誨,後來徒步數百裏求訪名師,從而使學問大有長進,終於成為壹個學識淵博的.人。

在生活方面,由於父親朱松早逝,全靠母親壹人勞作維持生計,所以生活非常清苦,常常沒有飯吃。後來朱熹做了官,並成了有名的學者,仍壹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有時要向人家借貸才能維持生活。許多年輕人慕名遠來求教,朱熹也只能拿豆麥幹飯和青菜湯來招待他們……朱熹的回憶使朱在受到很大啟迪,朱熹又說:“壹個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瑣事纏住,並被親人的溫情所牽絆,這樣就很難在學問上有長足的進步。自古以來,都是名師出高徒,光靠父母教誨是不夠的。即使父親的學問再大,只憑父教子學,也難以育出英才。

因為父母很難做到對子女嚴格要求。因此,妳還是應離我膝下,千裏求師才對啊!壹個年輕人,不到外面吃點苦,是不容易長進的。”

朱在聽完父親的解釋,漸漸地明白了父親的用意,過了幾天,他就離開父母,到外地求學去了。兒子臨行之前,朱熹又想到:孩子獨自在外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結交什麽樣的朋友,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大,他連夜提筆書寫了壹段話,專門告誡兒子要慎重交友,大意說:與他人交往,特別應當慎重選擇朋友,雖然都是同學,但也不能沒有親近疏遠之分。誰親誰遠應當先向先生請教,聽從先生的指導。大體說來,為人敦厚、忠誠、講信用,又能勇於改正自己錯誤的人,就是有益於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諂媚奉承、輕薄放蕩、粗野傲慢,教唆他人做壞事的人,就是對自己有害的壞朋友。這些妳必須牢記於心,萬不可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放松警惕,墮落進“小人”的行列,到那時候,即使有再賢良的師長,也沒有辦法救妳了。

朱在謹記父親的教導,外出求學,進步很快,終於學有所成,後來官至吏部侍郎。

讀故事,悟道理

要想使自己的學問有所長進,就要不斷努力,虛心向名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