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掩耳盜鈴》文言文"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是什麽意思?

《掩耳盜鈴》文言文"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是什麽意思?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意思是:害怕別人聽到聲音後把鐘奪走,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

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

範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壹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鐘砸碎,剛壹砸,鐘__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

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妳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誌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壹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