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是《紅樓夢》抄本系統《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主要評點者。
脂硯齋的批語在紅學界稱為“脂評”或“脂批”,有脂硯齋批語的抄本被稱為“脂本”,脂評本是最貼合曹雪芹思想的《紅樓夢》版本。
但脂硯齋其人是誰,與《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是什麽關系,迄今未形成壹致看法。紅學界主要有這幾種說法:壹、作者說;二、妻子說;三、叔父說;四、堂兄弟說;五、密友說。
關於脂硯齋的身份——作者說
此說所據主要有三:
其壹,《石頭記》是《紅樓夢》的前身,而在甲戌本《石頭記》手抄本全書每壹回每壹頁的中縫,皆署名為脂硯齋。?
其二,由新紅學的開山鼻祖胡適最先提出。胡適根據庚辰本第二十二回的“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這壹批語認為,由於鳳姐不識字,點戲時自須別人執筆,而寶玉是最具這個資格的,故此斷定脂硯齋即是寶玉原型,是《紅樓夢》的作者。
但這與他此前考證出的曹雪芹是寶玉原型和小說作者的觀點相矛盾,為化解這壹矛盾,胡適據第十六回的“借省親事寫南巡”等批語認為,脂硯齋與曹雪芹是同壹人,是曹雪芹化名:“現在我看了此本,我相信脂硯齋即是那位愛吃胭脂的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脂硯只是那塊愛吃胭脂的頑石,其為作者托名,本無可疑。”?
其三,脂硯齋在批語中透露他是作者。學者劉傳福先生在版本學研究中發現,脂硯齋早期版本中的壹些批語在後期版本中變成了小說正文,脂硯齋對此作有眉批和夾批,稱批語“皆石頭之語”,即批語為“石頭”所寫,在甲戌本中有墨批曰:“石頭即作者耳。”?
紅學家公認的觀點是,脂硯齋不是曹雪芹的化名,二者是不同的兩個人。自1979年紅學家戴不凡先生質疑曹雪芹的作者身份開始,近十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更加強烈地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權, 此現象無疑支持了脂硯齋作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