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隆中在南陽還是襄陽隆中在南陽還是襄陽百度貼吧

隆中在南陽還是襄陽隆中在南陽還是襄陽百度貼吧

隆中在襄陽,具體的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襄陽市,距襄陽城西約20裏。據說這裏是三國時期諸葛亮躬耕務農的隱居地,也是“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的發生地,可以說隆中就是三國文化的源頭。

現代景點:

三國時期,諸葛亮青年時代和其叔父躬耕隱居之地,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隱居長達10年之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南陽郡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隆中景點起源於西晉。明代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巖、抱膝石,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亭、吟嘯山莊、銅鼓臺、長廊、觀星臺、棋盤石、琴臺、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

邊除鐫刻著杜甫“三顧頻煩天下事,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詩句外,還有摘自諸葛亮《誡子書》壹文中的“淡泊明誌,寧靜致遠”八個大字。轉過石坊,就是諸葛亮曾“躬耕壟畝”逾十畝的躬耕田,土地方方正正,很是整齊,前行為小虹橋,劉備二顧茅廬時,在這橋邊遇到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見老人衣著不凡,誤以為是孔明,便滾鞍下馬,趨前問候,鬧了壹場誤會,小虹橋卻因此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