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壹個筆友

壹個筆友

文:盼盼

在當今這個網絡發達,信息快捷的高科技時代,人們的交流已經趨於快餐式,足夠用心的怕是不多,敷衍的也不少。

很是懷念那時候書信交流的方式。

筆友,怕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了解這個詞的人,年紀斷然不會小。妳還記得曾經手寫書信的時代麽?

那時候交筆友,就像那時的詩歌、文學壹樣,唯美、自然沒有世俗的功利心。質樸與純真,熱情與真摯。

我曾經有過壹個筆友。

那是在讀高中的時候,青春年少,無憂無慮,流行找筆友。

那段時間,非常流行《黃土高坡》那首歌,我和同學W想學那首歌,找到壹張報紙,那上面有《黃土高坡》的詞和曲,框在壹個小框裏,下面還有點登這首歌曲的人的名字和地址。

那時候特別崇拜兵哥哥,看到點登的人裏面有湖南會同某部隊的兩個戰士,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內容,地址是湖南省會同縣50820部隊,壹個叫付彬,壹個叫蔡丹華。便突發奇想,和同學商量,給這兩個人寫信,管他會不會回信,好玩嘛。

W開始有點猶豫,後來還是跟我壹起寫了信,分別寄給了素不相識的兩個兵哥哥。信的內容無非就是看到妳的點登,希望能夠認識妳雲雲,三言兩語而已。當時也沒想著對方會給我們回信。

壹個多星期後,當我們快忘記這回事的時候,我倆分別收到了回信。給我回信的付彬字寫得非常漂亮,他自我介紹說他是部隊特務連的文書,難怪字寫得那麽好了。他本名其實叫付業彬。

自此,我們就開始了書信交流,時間長達五年。五年之內,我們談學習,談生活,談他考軍校,談他申請誌願兵,談我畢業,談我即將步入社會,可唯壹就是沒有談感情。現在想來,或許那時候我在讀書,年紀尚小,他也不好說這些吧。

那五年,開始的時候,書信比較頻繁壹點。所謂頻繁,其實壹個月頂多也就收到四封信而已。必竟那時候通訊不發達,壹封信壹個來回,壹個多星期很正常。碰到節假日,還要延長。

到後來,通信慢慢地開始稀疏。因為後來他要考軍校,時間緊。而我也即將步入社會,充滿新奇與渴望,忙於交朋結友,忙於玩樂。所以,回信也是很慢,直到最後完全斷了聯系。

我記不得最後收到他的信是什麽時候了,我只記得有壹天,路過廠裏的傳達室,門衛老頭說我有壹封信。看著信封上熟悉的字體和地址,我想當然地認為是他寫給我的信。

拆開壹看,稱呼叫我姐,我壹看落款,竟然叫王俊。趕緊從頭看到尾,原來王俊是接替他的文書,(難怪他的字跟付彬寫的簡直是壹個樣子)。付彬因為沒有申請到誌願兵,軍校也沒有考上,心灰意冷地復員了。臨走時,情緒很差,跟王俊聊起過我,所以知道我的地址。王俊在信中說,希望我能寫封信安慰壹下付彬,並將他的地址告訴了我。現在想起來,也許應該是付彬叫王俊這麽做的吧!

當時,我也沒有多想,趕緊寫了壹封信安慰他,並寄到了他的家鄉。我也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地址是:安徽省舒城縣秦家橋鄉馬松村。他當時也給我回信了的,只是信中透露的信息卻是很消沈,感覺受了很大打擊。

這個地址我跟他沒通過幾封信,後來因為我們廠裏下崗,單位停工只剩留守處。而我也南下廣東闖世界,不可能再收到他的信,就在這陰差陽錯中,再也沒了聯系。

我曾經保留著厚厚壹沓他的信件,後來因為搬家,所有的信件全部遺失,沒有了可以翻看的憑證,只有在腦海裏回想起曾經有過這樣壹位筆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相冊裏保留著他的壹張照片,不過,這麽多年過去,肯定會有變化,就算迎面而來,怕是也認不出了。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網絡讓交流變得快捷,既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又疏遠了人們的關系。只有書信,才會讓時光慢下來,凝固在紙張裏的那壹筆壹劃,傳遞著曾經的期待和深情。

現在,我依然會偶爾想起他,只是已經很遙遠。那段交流生活、相互安慰訴說、相互鼓勵的日子不復存在,而那位曾經的筆友也已經散落天涯,不知所終了。

於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