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是民俗傳說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節日。
民間有言:“七月初壹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人們普遍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1 、七月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傳說中,每年七月初壹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壹直到七月廿九才關上鬼門。
所以,整個七月是需要多加註意各種忌諱的月份,諸事不宜,更要謹防外出。
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自古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壹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壹天都要進行拜祭。
因為這壹天尤為特殊,也產生了很多禁忌: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別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 …
2 、願眾鬼早脫地獄苦,不再騷擾人間
人們為鬼魂舉行“普渡禮”,可以使他們早日脫離地獄之苦,也希望他們不再騷擾世間活人。
所以每年七月,人們除了為鬼魂舉行“普渡禮”外,還會在路旁多燒些冥紙,以廣結冥福。
3、 鬼月四天,祭拜普渡
鬼月的第壹天,即七月初壹,是私宅開地門的日子,需要祭拜。
七月初壹,鬼門初開,諸鬼來到凡間。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壹桌豐盛的菜,小祭就是簡單買點水果餅幹。不管怎麽樣,都是表達壹份敬意。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是公***場所開地門的日子。
在古代,商號、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壹天。祭拜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月能夠平安度過,單位管理的地方不要出什麽靈異事件。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鬼節,按民俗應當祭祖。
七月十五這壹天,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新墳,而壹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這壹天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七月十五,鬼門大開,這時陰氣最重,當晚最好不要上街。壹入黑夜,百鬼夜行,最易出事!
鬼月的最後壹日,即八月初壹前壹日,叫做關地門。
七月最後壹天,是眾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我們要善始善終,在這壹天進行祭祀,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後世沒有了公祭,家家戶戶都在做私祭的同時,也在分擔公祭的義務。這壹次祭祀就完全是出於善意。
《金門誌》記載:“七月朔(初壹日)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裏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淪為鬼道者,乃因為前世犯了惡念,今世在鬼道中受難受罰,刀山火海,以贖罪愆。
更有淪為餓鬼者,喉嚨狹如針,壹世內不能飲食。又有孤魂野鬼,中元節無人祭祀,寂寞淒涼。
得為人道的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還需要奉獻愛心。如果人人都能修持壹顆慈悲心,則善道不滅,亦可感化其屬,勸其向善,早日超脫苦海。
4 、鬼月禁忌多,千萬要註意!
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盡量避免出門。若遇到鬼壓身、鬼打墻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壹切註意力,睜開眼睛。
在家忌招邪
1、不宜在床邊掛風鈴
2、晚上曬衣服
3、熬夜
4、榕樹放在家門口
5、靠墻
6、晚上睡覺鞋頭不宜對床
7、不宜玩碟仙、筆仙靈異遊戲
8、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
10、喊名字
9、忌亂踩冥紙,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11、輕易的回頭
12、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13、壹個人開夜車
14、晚上拍照
15、路經喪事場所,嘴裏及心裏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16、遊泳
17、偷吃祭品
18、撿路邊的錢
19、筷子插在飯中央
中元節的禁忌有哪些2中元節的禁忌有床頭掛風鈴,夜遊,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偷吃祭品,晚上曬衣服。
壹、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二、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三、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四、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五、晚上曬衣服。當好兄弟覺得妳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擴展資料
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裏,南方人都會到河裏放燈以紀念亡故的親人。北方人多以到親人的墳墓上掛燈燒香的方式來紀念亡人。
其實,古時候的中元節掛燈放燈也只是為了讓那些鬼魂可以托生,不再承受十八層地獄鬼界的苦難,在佛教和道教的真實意圖裏也可以稱之為“孝親節”。所以中元節,既可以寄托對逝者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是雙孝節日。
在鬼節這壹天,大人帶著孩子做壹些花燈,點上蠟燭,在燈的紙壁上寫壹些祝福的話,然後壹起去河邊放燈。放燈時,壹邊給孩子講老爺爺老奶奶的親情故事,使孩子感到逝去的親人那份親情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