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銷量數據壹出,不少品牌應該是羨慕廣汽本田的,畢竟超過20%的增長數據不是那麽好達成的,更何況其單月銷量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雙位數正增長。難怪此前北京車展上,廣汽本田對本年度的最終銷售成績信心十足,“與去年持平”的願景非常有希望達成。
曾經,我們認為,只有在新車多發的年份品牌才會在市場實現大規模的銷量增長,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逐漸明朗且復雜化,這樣的數據呈現顯得有些可遇不可求,最終的落腳點還得是產品和技術,如果再有點亮點營銷,企業的健康發展並非那麽不容易實現。
誰說書生百無壹用?技術就是產品力
從廣汽本田9月份的銷量數據不難看出,其各個細分市場車型的分布較為均勻,無特別明顯短板,各銷量榜單上都有其代表車型。這就為車輛推薦打下了基礎,此前,消費者購車只認德系品牌,如今除了能在技術層面對汽車消費群體進行“教育”外,榜單數據也會是壹個極好的證明。
雅閣,自從進入第十代,不僅是顏值的變化,技術的革新更是走在了中高級車市場的前列,人們開始驚嘆,原來本田也有黑科技,原來本田不只有牛叉的摩托車。本田“養精蓄銳”的戰略極其有效,雖然進入混動市場較晚,但奈何“真香”,人人都能理解的節能模式,且極易能夠感知到的運動性,使其將中高級車市場第壹次將消費層年齡拉到了30歲。?雅閣,做到了曾經我們以為的“不可能”。
而這,為廣汽本田定下了基調,每個月超過2萬臺的銷量數據終年都是細分市場的NO.1。
2020年的廣汽本田沒有大規模的新車上市,但有持續在市場上熱銷的多款經典車型,雅閣、繽智、飛度,不僅是壹個細分市場,經典車型的覆蓋率超過了眾多競爭對手,同樣也是讓人艷羨的市場基礎。
聯盟模式初顯,線上發布會也能出彩
現如今還需要營銷嗎?當然,請看廣汽本田。
只是,廣汽本田在營銷的手段上運用了集中優勢、事件傳播等多種方式。
集中優勢,是在技術層面將各個車型按需分類。SUV熱銷?可以,我們有中大型、中型、小型,任君選擇,集中展示、集中試駕,根據自身的需求購買。試想壹下,如果“我是壹個想要購買繽智的消費者”,低配不是必選項,如果購入中配似乎已經可以夠到皓影,皓影更大更精致。這就如同20萬元的預算依然有人會對BBA動心,如今的入門級並非只是擺設。
當然,這種優勢的集中最大的影響力還是在混動車型層面,雅閣是擔當,但奧德賽的市場相對較小,淩派全新入市需要扶持,最好的市場導向就是影響力擴散,同樣的節能效果淩派的市場價格要遠低於雅閣。
從線下車型名稱的征集和非單壹上市流程的“存疑”營銷,在疫情到來前,廣汽本田在皓影上所呈現的數字營銷已足夠亮眼,直至全新第四代飛度上市時這種手段的運用已經爐火純青。從繽智的趣玩場景到飛度的可改裝性,廣汽本田的營銷手段始終以產品為核心,使人印象深刻。
總結出來就是,除了技術,每壹款廣汽本田的車型都具有其具象且獨特的產品賣點,對壹賣點集中烘托、加強思維呈現,很容易讓消費者在購買車輛之前形成“備選”意識。這或許才是廣汽本田最得意的營銷機制和手段距離“糟糕”的2020年結束還有三個月,沖量是必不可少的。
年終沖量,品牌和消費者都有選擇的權利
廣汽本田的壓力並不算大,截止到9月份,相較去年還有不到3萬臺的差距,只是這3萬臺從何而來就成為了壹個很有意思的看點。
第四代飛度的新鮮感應該會持續到年底,在現有基礎上每個月或許會有少許的銷量增長。淩派混動車型在其混動陣營的帶動下會有顯著爬升,以每個月燃油車的20%來計算,大概1-2千臺的量。
雅閣的市場占有率趨向飽和,與後來者的競爭使其不會輕易掉下排行榜;皓影在SUV市場具備了競爭穩定性,持續向上走的可能性偏大,這兩者的“頭牌”之爭未見分曉。需要被更加深刻關註的是冠道,如今“大五座”車型日益豐富,作為此概念的打造者,冠道的空間大小和運動性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有時候轉回來看,最初的才是最好的。
也就是說,沖量季,廣汽本田的確定性較多,不確定性也有,而消費者可從這兩方面去選擇入手愛車,比如皓影、冠道,市場口碑已經積累,比如飛度,經典車型糾結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