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路所經過的途中,有所特殊的學校———濟南聾啞學校。每次遇到這些可愛又不幸的孩子們坐車,吳倩總是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方便。2005年2月份的壹天,壹個父親領著他看不見的孩子站在站前,吳倩把車門對準了父子二人。父親拿出兩元錢買票時,吳倩說:“您的孩子不買票。”父親連聲感謝:“謝謝您,第壹次遇到妳這樣的駕駛員。”後來吳倩得知,他們來自聊城農村,孩子由於小時候貪玩,雷管炸瞎了雙眼,經過多方治療無效,雙目失明,由於給孩子從小治病,家裏也不算富裕。吳倩便把身上僅有的70元錢,在他們父子下車時給了他們,希望父親能給孩子買些學習用品,臨下車時,還給他們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希望在他們困難時,能盡自己的壹點微薄之力。
雖然吳倩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和稱號,但這些始終是她前進的動力,默默無聞的奉獻始終沒有改變。吳倩微笑著對待每壹個乘客,為了給每壹位乘客帶來出行的方便,她利用業余時間走遍了沿線的企業、機關、學校、部隊和街道小巷,編印了兩萬多字的“乘車指南”。為了給每壹位乘客親切周到的服務,吳倩還自學了英語和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