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江學院哪個校區最好?各校區介紹九江學院主校區1。
地址:前進東路551
2.九江學院潯東校區
九江學院潯東校區是九江學院(其前身是九江師範學院)的老校區。
地址:九江潯陽東路320號
3.九江學院陸豐校區
地址:陸豐路17號
4.九江學院南湖校區
地址:九江市濱湖路3號
5.九江學院九裏湖校區
九江學院八裏湖校區位於九江體育中心旁,建設用地約45畝。計劃招生2000人,其中九江學院政法學院學生1.300人,教師1.654,38人。體育學院現有學生700人,教師100人,規劃各類建築總面積約46000平方米。包括建設公共教學區、公共資源區、學生生活區、餐飲服務區、運動區,總投資約2億元。九江學院八裏湖校區總體布局采用“教學區-活動區-住宿區”的基本布局模式,教學樓和食堂操場圍繞中心公共綠地形成核心內部,三大主要功能區圍繞核心內部布置,實現功能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獨立。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前進西路興城大道198號
學校占地2850余畝,設有主校區、潯東校區、陸豐校區、南湖校區、八裏湖校區五個校區,學校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學校還有1中央直屬附屬醫院。
九江學院簡介九江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本科院校。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美國衛理公會創辦的丹福德醫院護理學校。現行的辦學體制是“省市共建,以市為主體”。
學校位於長江中下遊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廬山腳下,長江之濱,鄱陽湖之濱。名城、名山、名河、名湖,造就了九江學院的靈氣,尤其是擁有千年歷史、享有“天下第壹書院”美譽的白鹿洞書院,賦予了九江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占地3443畝,有主校區、潯東校區、陸豐校區三個校區。2018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投資近20億元,在主校區東側建設了占地1387畝的新校區和占地200畝的高端人才公寓。計劃於2021年9月投入使用。現有校舍占地面積654.38+0.05萬平方米。現有二級學院2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2所,附屬口腔醫院1所,其中二附院正在建設中。2020年招生本科專業80個,涵蓋經濟、法律、教育、文學、科學、工程、農業、醫學、管理、藝術等學科。它從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33000多名全日制學生。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生物科學等國家級特色專業,有國際貿易、凝聚態物理、植物學、材料加工工程、旅遊管理、化學工程與工藝、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中國古代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會計學等省級重點學科。
學校秉承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 * * *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全國和全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以德育人,以人才培養為重點,堅持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立足九江,面向江西,輻射全國。為長江經濟帶、長江中遊城市群、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楊樹子院士為該校名譽校長,潘繼鑾院士為該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職工2669人,其中專任教師1950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9人,入選“江西省人才555工程”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22人,“雙千人計劃”4人,省級名師5人,省級金牌教授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0人,省級優秀高技能人才1人。聘請袁隆平院士、程院士、院士、李院士為名譽教授,128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客座教授。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信息技術樓、田徑運動場、室內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等。計算機網絡覆蓋全校,全面實現了教學、科研、辦公管理的網絡化和校園生活壹卡通。圖書館擁有1個主館和3個分館,紙質圖書365438+多萬冊,電子圖書200多萬冊,中外文數據庫100多種。各級實驗教學中心22個,其中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中央和地方基礎實驗室、中央和地方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專項基金項目56個。校內外有296個實習基地,如廬山實習基地。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314萬元。
學校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目前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學創新團隊、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雙語教學示範課等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35個,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271個。會計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被列入省級壹流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行列,微電子與工程、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醫學檢驗技術、臨床醫學、會計學、護理學、旅遊管理等8個專業獲批省級壹流本科專業。十二五以來,* * *獲得省級教學成果壹等獎5項,二等獎15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教育,積極探索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深入開展以創新創業、良好習慣、國學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教育”。建立了“5·321”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群體創業、集群創業、無縫創業的特色,得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榮獲“中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單位”稱號。註重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精心打造“濂溪論壇”文化品牌,邀請18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嘉賓論壇,獲“江西省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壹等獎。深入開展讀書月、國學經典誦讀、科技文化節等優質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打造“暑期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品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與科學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