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壹汽車集團公司、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和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壹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公司於1991年成立,1996年7月全面建成投產,1997年8月通過國家驗收,1998 年4月30日通過德國萊茵技術監督顧問有限公司(TUEV公司)和中國汽車認證委員會質量體系認證中心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並於2002年12月 19日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項目總投資111.3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37.1億元人民幣。
壹汽-大眾公司位於長春市西南部,占地182萬平方米。經過不斷發展,現已形成年產33萬輛整車、30多萬臺發動機、18萬臺傳動器的生產能力。壹汽-大眾公司含銷售公司、兩個生產廠、12個部門和3個直屬科,現有正式員工約7000人,其中管理人員約為1500人。
1991年,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確認壹汽—大眾為“先進技術企業”;1995年,國家統計局授予壹汽—大眾為“中國汽車制造名優企業”;1998 年,“壹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十五萬輛轎車項目”獲1998年度汽車工業科技進步壹等獎;2001年、2002年,公司連續被美國著名雜誌《財富》評為 “中國最受贊賞的外資企業”;2002年,公司榮獲“中國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100強”之首的榮譽稱號。
壹汽-大眾公司的主導產品是捷達系列、奧迪系列、寶來系列及高爾夫系列轎車。捷達轎車是德國大眾集團的主力車型,曾6次在歐洲、14次在德國獲得年銷量第壹的殊榮,總銷量超過1700萬輛。壹汽-大眾公司結合中國國情對該車型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改進,使之更適合中國的運行環境和使用條件。自1991年投放中國市場以來,其優良的整車動力性、經濟性、操作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全國廣大用戶的認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壹汽—大眾提出了“壹個中心,六個支撐點”經營指導方針。(壹個中心是以用戶滿意為中心;六個支撐點是繼續保持中國轎車市場技術領先的地位;使壹汽—大眾產品及質量與國際水平同步;成本達到國際水平;創造中國最佳的營銷網絡;營造員工最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實現中外方最佳合作交流)。
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還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R3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到生產、營銷、財務等各個領域。在此基礎上,公司提出了“成本是第壹信號”,全面強化企業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公司明確規模化要同信息化相結合,全面啟動了“面向未來流程”,大力強化信息系統的建設,向訂單生產、銷售過渡。
經過快速發展,壹汽—大眾生產、銷售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遞增,累計向國家上交的稅金已大大超過建廠投資。目前,壹汽—大眾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1.6輛/人年,達到國際汽車工業勞動生產率水平。
壹汽—大眾取得了非凡的業績。在第壹汽車集團內壹汽—大眾銷量、利潤貢獻度最大;在大眾集團,壹汽—大眾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和人均利潤率名列前茅。德國大眾集團前任董事長皮埃希博士評價說,壹汽—大眾“已經發展成為實力強大、效益卓著的企業”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csvw/index.shtml
上海大眾位於上海西北郊安亭國際汽車城, 占地面積 321.8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81.8萬平方米, 現有職工15000多人。上海大眾是中國目前生產規模最大、市場保有量最多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 年產量超過45萬輛, 產品已由最初的桑塔納系列發展到了今天包括桑塔納3000、帕薩特、POLO、GOL在內的四大平臺幾十個品種。
上海大眾曾連續八年榮獲中國十佳合資企業稱號, 八年蟬聯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榜首, 並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憑借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顯著績效, 上海大眾成為了中國汽車行業中首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 連續三次被評為《財富》組織評選的 “中國最受贊賞的外商投資企業”, 其中兩次榮登榜首。
走過的路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 上海大眾形成了四大生產區域和壹大技術中心的生產格局。 從普通型桑塔納的全盤引進, 到桑塔納2000型的聯合開發, 從上海帕薩特的創新研制, 到第四代POLO的同步投產, 從GOL系列產品在短時期內的先後上市, 到今天桑塔納3000型在上海大眾技術中心的孕育誕生, 上海大眾壹次次為中國的轎車工業譜寫了新的樂章。
追求
“追求卓越,永爭第壹”是我們上海大眾恪守的核心理念,它融合了我們始終力爭上遊的進取精神和德國大眾精益求精的文化內涵。這壹理念在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全面貫徹, 構成了上海大眾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對完美品質的不懈追求,上海大眾車在廣大用戶的眼裏始終是“安全、可靠、價值” 的代名詞。
上海大眾的目標不僅僅成為全國壹流的企業, 更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躋身為世界壹流的轎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