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什麽是漢陽壹中事件

什麽是漢陽壹中事件

1956年~1957年,漢陽壹中因學生”圍攻縣政府”事件震驚全世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註,因此事件發生時間和“匈牙利事件”發生時間相當*近,所以有人稱為中國的“匈牙利事件”.此次事件完全是當時少部分別有用心的政治投機分子利用國際國內復雜形式無端挑起,作為校友,我們有必要詳細了解壹下”事件”的全過程.

中國的“匈牙利事件”始末

1956年,蘇***第20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東歐國家也引起了思想混亂。在這種背景下,“匈牙利事件”爆發。此後不久,發生在中國很小範圍內的壹次偶然事件,卻被無限上綱,稱為“中國的匈牙利事件”,以至於毛澤東後來在1957年發表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壹文中專門辟有壹章“關於少數人鬧 事問題”,提到了這次事件。 當時的報刊是這樣評論該事件的:壹小撮反革命分子企圖顛 覆無產階級專政,人民肯定不會答應,富於階級鬥爭經驗的廣大黨員群眾,壹舉鎮 壓了這批反革命分子。

壹個信息惹發學生遊行

1957年4月,湖北省漢陽縣第壹中學青年女教師李穗,在給初壹(4)班上課時,批評有些同學不專心學習,她透露了這樣壹個信息:“我們全校1001名應屆畢業生,今年能升入高中的指標只有50個,要發奮學習啊,不然到時耽誤壹生,後悔莫及!”本來是恨鐵不成鋼,但卻無意中點燃了導火索。下課後,該班學生紛紛向初三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傳達這壹內容。聽說此事後,全校九個畢業班頓時都像炸開了鍋,學生們走出教室,擁向操場,群情激憤,高呼口號,要求校長當面回答,當時校長不在學校。學生們怒火難平,馬上寫出標語並走上街頭,要求教育局做答復。教育局有關領導沒有做出明確答復,學生們又擁到縣政府門口,要求縣長回話,聽說縣長不在,又朝縣委大院擁去。口號聲、怒吼聲引來更多人旁觀並加入遊 行隊伍。

當時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已經擴大,生活資料供應被計劃卡得很死,出現很多缺口和不足,群眾意見不斷滋長。有少數人錯誤地認為,***產黨當年靠農民鬧革命才打下的江山,進城之後制定的政策卻限制農民,造成了今天的城鄉差別。雖然這些言論過於偏激,但實際生活中農民受歧視的現象也確實存在著。就學校招生來說,城市招生比例要遠遠高於農村,而當時湖北省95%的招生指標分配給了武漢市和少數幾個專區直屬市,縣以下的地區只給了5%的招生指標。該政策下達後,意味著大多數農民的孩子永無跳出“農門”之日,只能在田埂上守壹輩子。 4月13日上午,又有幾百名學生列隊來到縣政府,要求澄清事實,縣主管領導指出,招生指標縣裏無權更改,要更改只能經過專區和省裏。學生代表於是拉住縣長韓茂林,要他壹同去省裏反映情況,韓茂林無奈,只好同往。 當學生們“押”著縣長走出大門時,被壹些縣政府幹部截了下來。在扭打中縣政府調來警察,扣留了幾名學生。這引起了學生們更大的憤怒,他們開始向縣政府院裏扔磚頭,並且高呼口號:“反對學生運動沒有好下場。”縣壹中副校長王建國擔心學生把事鬧大不好收拾,就帶著部分教師,壹面勸阻學生,壹面通知學生家長來校幫助做工作。 得知學生被扣押後,王建國立即趕到縣政府交涉,要求釋放學生,由他帶回去教育,防止事態擴大,但卻遭到縣政府的拒絕,王建國不得已只好離開。不料又聚集了幾百名學生,當時就把縣政府大院的圍墻推倒了。這時,縣政府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幾個工廠,要工人前來保衛縣政府。幾百名工人趕來後,事態得到控制,扣押的學生得以釋放,其他學生自動散去了。學生們剛壹回校,就被趕來的家長接走,風波也就此平息。

壹個調查團制造大冤案

本來已風平浪靜,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有人把這起事件政治化了。縣長韓茂林在向孝感地委和政府做匯報時,稱這是壹起“反革命事件”。很快,地委和政府抽調了近百名幹部組成調查團,進駐漢陽縣壹中。按照已定好的調子,由調查團尋找幕後指揮,也就是這場“政治暴 亂”的幕後策劃人,發動了壹場人人自危、個個難保的揭發鬥爭。調查團責令師生人人寫交代,個個寫檢討,企圖按圖索驥,找出“反革命分子”的罪證。 很快,鬥爭的矛頭對準了當時要求釋放學生的副校長王建國身上,有關人員用“階級分析論”壹分析,覺得王建國應該是策劃暴 亂的“反革命頭子”。王建國當年32歲,解放初從湖北革大畢業後分配到漢陽縣工作,1952年任壹中副校長,家庭出身富農,父親參加過國民黨的“清鄉團”。他本人曾申請加入***產黨,但因家庭問題未獲批準。就憑這些情況,要置他於死地毫無疑問。當時縣壹中的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韓建勛是個土改幹部,被教師們認作是不懂教育的外行,教師們任何事都主動向王副校長請示,這讓韓建勛大為不快,他提供了王建國的大量所謂“問題”,開展了批判王建國並肅清其影響的鬥爭。此外,還牽連到壹大批平日與王建國有往來的人。 語文教研組長鐘毓文平時有愛眨眼的習慣,在批鬥王建國的會上也壹個勁兒眨眼,韓建勛立刻向調查團匯報“此人向王建國使眼色傳遞消息”,將其隔離審查。調查團不僅大抓“同夥”,還要搜出“後臺”,他們無限上綱上線,覺得鬧得越大越好,也越有成績,非要搞出壹個“中國的匈牙利事件”不可。 民盟成員楊煥堯來過漢陽壹中,聯系發展民盟成員的事,這壹重要線索讓調查團興奮不已。他們馬上將其與當時民盟中央剛剛揪出的“大右派”硬掛上鉤,並且又與湖北省民盟主委馬哲民(已被打成右派)也掛上了鉤。於是,從中央到地方直到縣裏,壹條完整的“反革命黑線”顯示出來了。 經過這番“苦戰”,壹起“匈牙利事件”式的“反革命政治暴亂”就被人為地捏造出來了:漢陽縣壹中發生的學生鬧事,是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極為罕見的反革命事件,是國民黨殘余勢力精心策劃的地方性奪權鬥爭的表現,有著深刻的政治背景。

王建國、楊煥堯、鐘毓文縱有千張嘴也說不清,這3人立即被判處死刑。胡平軒、鄒振鉅、胡斌等9位教師和壹名學生分別被判處2至15年徒刑,“散布謠言”的李穗等3人被送去勞動教養,3名教師被定為“壞分子”,11名教師和10名縣直機關幹部受到各類處分,33名學生被開除學籍和團籍。這樣,這起人為制造的“中國匈牙利事件”,以數十人的生命和青春時光喪失為代價而告終。調查團也滿載而歸。 在真相不為人知的情況下,緊接著又來了壹連串歌功頌德式的大宣傳。壹時間,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種大小報紙和廣播電臺,連篇累牘地宣傳漢陽縣壹中的這起“匈牙利事件”以破產而告終。臺灣的國民黨宣傳機器也大肆配合,他們稱王建國等人是“反***義士”,甚至還為他們開了追悼會。後來美國青年代表團、匈牙利訪華代表團、路透社記者也都慕名而來,爭先訪問漢陽縣壹中。而那些假案制造者當然早就編好了說明詞,吹噓自己的“輝煌成果”。

壹頂頂帽子終於摘下來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之後,各方面的撥亂反正工作勢不可擋,發生在漢陽縣壹中的這起事件自然引起了人們的質疑。幸存的受害者胡斌、趙迪生先後就此事向黨中央上書89封,盡陳冤情及事實真相。女教師李穗也四下奔走,長年呼籲解決歷史冤案。在時任湖北省委政法委書記的張思卿同誌的主持下,此案的重審報告上報給了中央,冤案終於得以昭雪。1985年1月,湖北省委報請中央批準為當年漢陽壹中事件徹底平反,壓在胡斌等人頭上將近30年的這頂沈重帽子才被摘了下來。雖然他們的青春年華已逝,但多年苦難畢竟熬到了頭,重獲自由的他們可以高興得流淚了!而當年無端被判死刑的王建國等三人,只能是永遠含恨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