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人,遇到氣味相投的兄弟,第壹件事就是喝酒,喝得高興就結拜。
比如魯智深,當時在大相國寺菜園的時候,僅僅和林沖聊了兩句,感覺上來了,兩人馬上達成結拜意向,立刻以兄弟相稱。再比如武松和張青,本來孫二娘是要下藥毒害武松,結果反過來卻被武松羞辱壹番,就在孫二娘被武松按在地上壹頓暴打的時候,張青及時出現,壹頓誇贊打虎英雄武二郎,不但化解了此前的不快,而且因為隨後張青和孫二娘對武松關照有加,又是給銀子,又是送雪花鑌鐵刀,武松和張青也結拜為兄弟。
當然,水滸傳中還有很多結拜兄弟的故事,比如武松和宋江,武松和施恩,宋江和扈三娘,史進和朱武楊春等人,都是拜過把子的。小編在之前的壹篇文章中提到過,所謂結拜兄弟的核心是資源整合,本質是相互借力,根本原因是強大自己的核心朋友圈。在江湖上混的人,每天都要面對各種風險,身邊有幾個可以為自己兩肋插刀的兄弟,這樣行走江湖也會多幾分底氣。
真正因為情誼、因為相互吸引而成為結拜兄弟的是少之又少,在這裏面只有魯智深在拜把子的時候是因為喜歡這個人,而不是算計其它的利益。
既然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來,那麽強強聯合自然是上上之選。
但是大家卻發現壹個問題,為何馬戰之王林沖和步戰之王武松,卻不是結拜兄弟,他們在壹起的時間並不少,***事的程度也很深,加上林沖還和魯智深是結拜兄弟,武松和魯智深又是價值觀接近的人,他們兩人的結合不是更能加深彼此關系,提高抗風險能力嗎?
再說了,武松有這麽多結拜兄弟,多壹個林沖也沒什麽大不了,但是為何他們就沒有結拜呢?
在小編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武松的幾個結拜兄弟來看,無論是宋江也還,還是施恩和張青,他們都是在武松最落魄、低潮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在武松的身邊,給了武松很多幫助、支持、鼓勵,甚至在武松的人生選擇上提供了很多幫助和建議,武松和他們結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恩。而林沖之於武松,沒有任何幫助,也談不上是知心朋友,所以就沒有結拜的基礎。
第二,武松交友或者結拜,並不是沖著對方的能力、能量和武功,也不是看重對方的地位、資源和財產,所以即便林沖有壹流武功,武松也不好無緣無故和他結拜。
第三,林沖上了梁山之後,是刻意保持獨立,從來不偏向誰,甚至和結拜兄弟魯智深都走得很遠,這樣的態度能夠確保自己不會犯錯誤,被牽連,連魯智深都疏遠,就更別說要和武松結拜兄弟了,所以林沖也沒有這個需求。
綜上幾點,就可以得出,武松和林沖完全沒有結拜的需要,也完全沒有這個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