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可以低頭,但不能彎腰
苗家人房屋的建築最有特點,壹個不大的屋子裏面可以有幾十個房檐和門檻。平日裏,苗寨裏的鄉親們就背著沈甸甸的大背簍從外面穿過這些房檐和門檻走進來。令我不明白的是,雖然有這麽多的障礙,可從來沒看見他們當中有人因此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門檻絆倒。要知道,對於壹個外鄉人來說,即使是空手走在這樣的屋子裏也會經常碰頭,摔跟頭的,何況,他們的身後還背著那麽重的背簍。
後來,我請教了壹位當地的居民,老人家告訴我,要想在這樣的建築裏行走自如,就必須記住壹句話:可以低頭,但不能彎腰。低頭是為了避開上面的障礙,看清楚腳下的門檻。而不彎腰則是為了有足夠的力氣承擔起身上的背簍。
聽完老人家的話,我陷入了沈思。可以低頭,但不能彎腰。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不也正應該如此嗎?苗家的房舍不正像我們的生活嗎,壹路上充滿了房檐和門檻,壹個不大的空間裏到處都是磕磕絆絆。而我們肩膀上那個大背簍裏裝滿了我們做人的尊嚴。背負著尊嚴走在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我們必須時刻提防四周的危險。為了不磕頭,不摔跟頭,我們開始學會了低頭——低頭做人,低頭處世,把自己的鋒芒收斂起來,小心翼翼低頭走路。
我們生命裏的房檐和門檻太多太多了。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不斷的碰頭,摔跟頭。後來,我們長大了,父母告訴我們做人壹定要低頭,遇人遇事先要低三分頭,處處忍讓。為的只是少壹些麻煩,少壹點傷痛。可我們忘記了,我們的背後還有壹個背簍,壹個裝滿做人尊嚴的背簍。在我們不斷低頭的過程中,我們身後的尊嚴已經搖擺不定了。壹旦低頭超過了底線,連腰也彎下來,那麽我們如何還能背起做人的尊嚴,生活的尊嚴?
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就有過類似的經歷。當年,她只身赴海外學習,臨行前,雙親壹再叮嚀,告訴她在壹個陌生的環境裏壹定要夾著尾巴做事,低著頭做人。少說話,多做事。她也確實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了。寢室裏所有的雜務都是她壹個人去做。開始大家還有些不好意思,可漸漸地,人們認為這個中國女孩是個笨蛋,把她的忍耐當作了愚蠢。於是對她越來越過分,把她的勞動當作理所當然。後來,竟然連內衣褲都要三毛去洗。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將近壹年。最後身心俱疲的三毛再也無法忍受了,她用生平最強硬的語氣和她們交涉,這個從不發脾氣的中國女孩憤怒了,她將對方的衣服壹壹扔還給她們。直到這時候,人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個壹向連走路都低頭的女孩子不是壹個傻子。她們錯把三毛的退讓當作了懦弱,把謹慎當作了弱智。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輕視這個臺灣來的學生。更出人意料的是,直起腰板做人的三毛不僅沒被大家孤立,反而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並且和所有人成為了朋友,其中有些人壹生都在和她保持著聯絡。
在此後的歲月裏,三毛依舊是低頭走路,但她再也沒有因為害怕傷害而彎下自己的腰,再也沒有讓尊嚴從身後的背簍裏摔出來。
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三毛曾不停地低頭。低頭做人本身沒有錯,錯在頭低得多了,連腰都彎了下去。腰壹彎,背簍也就不能保持平衡了,尊嚴也就掉了出來,撒了壹地,摔得粉碎。而得來的不是別人的尊重,卻是無窮的輕蔑與愚弄。事實證明,生活是個勢利眼,他眼裏只有高高在上的人,要想讓他瞧得起,妳就得直起腰板做人。成熟的種子總是將頭顱朝向大地,我們也因為敬畏命運而深深低下我們的頭。
但低頭的時候別忘記,我們的身後還背著做人的尊嚴,沈甸甸的尊嚴,那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壹旦在低頭的時候連腰也彎下了,我們將無力背起做人的尊嚴。
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把腰挺起來,告訴全世界——我們可以低頭,但不能彎腰。
篇二:另壹種成功
紐約附近的小鎮卡美,有位14歲的少年,名叫吉姆,他是個可愛的男孩,天生就是頂尖的運動好手。他從小便夢想做壹名足球健將。然而在他剛入中學不久,腿就瘸了,癌癥也迅速惡化了。醫生告訴他,必須動手術,否則癌細胞會擴散到全身。於是他在手術中失去了壹條腿。出院後,他沒有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壹蹶不振,相反,他拄著柺杖馬上回到學校,高興地告訴朋友們,說他將會安上壹條木頭做的腿,他說:“到時候,我便可以用圖釘將襪子釘在腿上,而妳們誰都做不到。”
足球賽季壹開始,吉姆就立刻回去找教練,問他是否可以當球隊的管理員。在練球的幾個星期中,他每天都準時到球場,並帶著教練訓練攻守的沙盤模型。他的勇氣和毅力感染了全體隊員。有壹天下午他沒來參加訓練,教練非常著急,後來才知道他又進醫院做檢查了,並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惡化為肺癌。醫生說:“吉姆只能活六周了。”
吉姆的母親決定不告訴他這件事情,他們希望在吉姆最後的時間裏,讓他平靜地度過。所以吉姆沒有住院又回到了球場,帶著笑容來看他的隊員和教練,給他們加油鼓勁兒。正是由於他的鼓勵,球隊在整個賽季中都保持著不敗的紀錄,最終奪冠。為慶祝勝利,他們決定舉行慶功宴,準備送壹個有全體球員簽名的球給吉姆,但是他們等待了很久,也沒有看見吉姆的身影出現在宴會上。
幾周後,吉姆又回來了。他的臉色蒼白慘淡,但仍是老樣子,笑容滿面,和朋友們有說有笑。教練看見他,故意責問他為什麽沒來參加宴會,其他的隊員也開玩笑說他沒能大吃壹頓。“教練,妳不知道我正在節食嗎?”他的笑容掩蓋了臉上的蒼白。而事實上,那次吉姆病情發作,經過緊急搶救才從死神的手裏回到人間。從那以後的每壹天,吉姆都只能攝取少量的食物維持生命。
壹位隊友拿出要送給他的足球對他說:“吉姆,要不是妳,我們不可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吉姆激動地流下了淚水。當他聽著教練和隊員討論下個賽季的計劃時,吉姆又壹次流淚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看不到球隊奪冠了。
吉姆離開球場時,回過頭,以堅定冷靜的目光看著教練和隊員說:“再見,朋友們!”
“妳的意思是我們明天見,對不對?”教練問。
吉姆的眼睛立刻亮起來,微笑道:“是的。別替我擔心,我不會有事的。”
兩天後,球隊接到了吉姆死去的訊息。
吉姆是個意誌堅強、積極樂觀的人。面對死亡,他沒有像駝鳥壹樣將頭埋進沙子裏,逃避現實,消沈失望,而是坦然的接受了命運。他沒有被病痛擊倒,他從未被擊倒,雖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暫,他仍把握它,把勇氣與歡笑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心裏。吉姆沒有用自己的雙腳奪得足球冠軍,可是誰能說他失敗了呢?
篇三:敲門就進去
壹個姑娘經歷了諸多的挫折,怎麽也找不到壹個成功的,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壞。
壹次,她到美國旅遊,在舊金山市政廳參觀的時候,興致格外高漲,信步漫遊。在市長辦公室門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門,誰知,壹個壯實威嚴的保鏢走了出來,驚問道:“小姐,我能幫妳什麽嗎?”她楞住了,不知該怎麽回答。頓了壹會,心想,既然敲了門,那就進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對保鏢說:“我能進去看看市長嗎?”
壯漢保鏢仔細打量了她壹番,說道:“可以啊,不過,妳得稍等片刻。”說罷,他用監視器和市長通話,聯絡見面的時間和地點。不壹會兒,那個胖嘟嘟的市長,大腹便便地走了出來,很高興地和她壹起拍照、聊天、像壹對神交已久的忘年交。
那壹次,她特別開心,心情很好。
結束了美國之行後,她悟出了壹個理:敲門就進去。明白這個理之後,她順著其徑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終於找到成功的,成為國內某知名證券公司銀行部的經理。
她就是央視《說名牌》雙胞胎美女主持人之壹馬嶸喬。
敲門就進去,是壹種難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門磚。不少人在敲響壹扇門之後,心裏忐忑不安,信心全無,進而轉身離去。這是怎樣的壹種遺憾啊。
既然敲了門,既然邁開了步子,為什麽就不進去呢?是信心不足使然,也是勇氣不夠使然,長此以往,機會只在眼前閃現片刻,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成功的永遠在遙不可及的地方。
長時間的堅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終點時,片刻的決斷,往往是顯得更為緊迫和珍貴。我們也許有長途跋涉的勇氣,有長期吃苦的準備,但有時,缺乏的正是敲門就進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