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要從:完善制度建設、明確控制目標、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內部監督、實施預算控制、加強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六個方面進行。
1、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內部控制。以《企業內部控制規範-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
在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著眼於管理創新、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的指責和權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員參與,建立彼此牽制、彼此連接、彼此制約的內控制度。?
2、明確控制目標,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制度重點是圍繞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環節來設置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能有效預防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即使發生了,也容易及時發覺和糾正。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人員素質是加強內部控制的關鍵,企業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聘用、培訓、輪崗、考核、獎勵、晉升、淘汰等辦法,提高財會人員整體素質。
4、加強內部監督。企業內部控制是壹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納入管理制度及活動實現的。因此,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效果良好,其必須被監督。
5、實施預算控制,提高內控水平。實行全面預算,搞好各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後分析,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各生產廠、各部門、各崗位以至個人的具體行為目標。
6、加強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加強反舞弊機制。企業應建立建立上傳下達的有效機制。通過建立組織機構制定崗位責任制來實現。還應註意信息溝通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擴展資料:
內部控制在實際工作中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外部社會經濟活動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產生良好的效果。
1、確保企業制訂的各項管理方針、目標的貫徹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由若幹具體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組成,滲透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企業內部存在經營活動和管理環節,就有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控制措施,從而有效地貫徹企業的經營方針,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
2、確保會計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實可靠,防範經營風險。健全內控制度,可以規範企業各類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的過程和行為,確保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可靠,如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弊,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
3、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並加以有效利用。健全內控制度,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企業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對企業各種資源的利用和現金流動進行控制和管理,從而確保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防止資產流失。
4、確保企業利潤最大化。健全內部控制,使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做到活而有序,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費用開支,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以求企業實現更大的盈利目標。
百度百科-內部控制制度
百度百科-企業內部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