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產能過剩的歷史

產能過剩的歷史

1.產能過剩和產業升級的區別。解決產能過剩和促進產業升級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的兩個方面。

2013 10國務院制定《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強調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過剩產能“消化壹批、轉移壹批、整合壹批、淘汰壹批”;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 *職能轉變,建立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長效機制,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最近政府推動京津冀壹體化,也考慮解決河北等地傳統產業產能過剩,通過京津冀壹體化的合理布局,促進河北的產業升級。

受此啟發,* * *在解決產能過剩、促進產業升級中應該發揮什麽作用,如何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作用?《中國經營報》近日就此問題組織了專題討論。王長林:無論是治理產能過剩還是產業升級,都不能過分強調用行政手段來解決產能過剩。* * *當然有很多教訓要學。

中國產能過剩的壹個重要原因是管理體制不合適。比如,就傳統行業而言,鋼鐵石化行業原有的管理模式,簡單的比喻,就是壹種選拔運動員的方式。以為只要控制了總余額,其實不僅能控制總余額,選中的也跑不了。

另壹方面,很多在管理體制上已經放開的行業並沒有產生太嚴重的產能過剩,比如電子信息、輕工紡織等。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相信市場的力量。

這是我們應該吸取的壹個重要教訓,即* * *的管理必須強調市場機制。對於未來的改革,我認為首先應該制定公平公開的準入標準,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進來。

第二,加強監管,做好服務工作,* * *要制定規則,做好服務工作。其中很重要的壹點就是* * *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比如多晶矽、太陽能等新興行業產能過剩。據我所知,目前監管力度不大。新興產業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壹些國企和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

我就上述問題進行了專門調查。2009年多晶矽沖進狂潮,是因為暴利。當時說是300%盈利。只要繼續投資,市場就會好,甚至半年就能把錢賺回來。

這筆意外之財引發了多晶矽的爆炸式增長。新興產業產能過剩的另壹個原因是市場監管不足,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這種情況現在在我國經常存在。壹項技術壹旦在很多新興行業問世,就會壹哄而起。深層原因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夠。比如多晶矽,最早開發技術的企業,後來有些企業把別人的技術團隊都挖過來抄了。

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 *應該發揮壹些作用。此外,有必要遏制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而實施的不公平競爭,如優惠政策和巨額補貼。

* * *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管。此外,準入應當自由化,過程應當受到監督。這些方面也是* * *應該吸取的教訓。

但是,即使是* * *主導的流程,也有管理不善的問題。比如醫藥行業產能利用率不高。

為什麽不高?關鍵是現在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新藥的審批方式。企業研發壹種新藥,必須建GMP(良好生產規範)工廠,而國外只有相關知識才能研發新藥。

這種管理的結果,實際上已經人為地建立了壹批GMP工廠。幾年前,中國啟動了新的GMP認證,涉及全國3000至4000家企業。

按每家企業3000萬-4000萬元設立GMP車間計算,投資近6543.8+0.5億至6543.8+0.6億。問題是,哪裏有那麽多新藥要研發?這裏的車間產能利用率低,浪費很大。

如果企業把1500億的50%用於新藥研發,產業創新能力就會上升。所以我覺得* * *應該在監督的方式上總結經驗教訓。

總的來說,* * *的缺位、錯位或者管理不當,可能是產能過剩的壹個很重要的原因。此外,我們應該更多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正如三中全會指出的,解決產能過剩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不能過分強調行政手段。當然,短期的行政措施也是必要的。

但從長遠來看,必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即必須改變* * *對行業的管理職能。怎麽改?總的來說,要加強市場準入管理,也就是制定標準,開放準入。

比如汽車,以前管得很嚴,不讓進,最後產能過剩。我覺得還得讓企業競爭,不然選出來的都是國企。他們壹進國家隊,就能拿到壹大筆錢。誰會參選?原來汽車行業就是幾家國企,指尖上就能賺30%的利潤。誰有動力去研發?所以應該放開大量行業。比如電子信息產業和移動通信產業在90年代就放開了,民營企業和外資都可以進入。競爭的結果是華為通信等壹些企業出來了。

當然,在放開準入的同時,* * *必須根據技術進步、資源環境等因素制定相關標準。另壹方面,加強過程監管,關鍵是發揮市場競爭機制。

比如鼓勵創新,就要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徹底改變難的局面。不然誰來創新?誰來升級?我覺得* * *應該加強管理,統壹要素成本。

另外,* * *也要做好服務工作。比如,* * *要提供產能過剩的信息服務,及時提供供求信息,加強分析宣傳,為企業提供服務。

這樣企業在決策時可以參考相關信息。未來的改革方向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解決產能過剩,促進產業升級。

趙剛:產能過剩的三個視角。

2.什麽是產能過剩?壹般認為,生產能力是生產能力的簡稱,是長期均衡中最低成本產出與實際產出之差。

學者們對什麽是過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供過於求就是過剩。有人認為供給過剩有兩種狀態,第壹種是供給略大於需求,第二種是總供給反常地超過總需求。

“略大”是指除了滿足有效需求外,還包括必要的庫存和防止意外的需要。這種過剩本身不是詛咒,而是好處。

後壹種狀態是過剩狀態,它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壹定時期內總供給相對不足,另壹方面是壹定時期內總需求相對過剩。目前,國內學者對如何理解產能過剩有三種觀點:第壹,產能過剩是壹個總量概念。

生產能力是現有生產能力、在建生產能力和計劃生產能力之和,生產能力之和大於消費能力之和,可以稱為產能過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羅冰生以鋼鐵行業為例對此進行了反駁。

在他看來,不能簡單地把設備數量相加,所以叫產能,因為鋼鐵行業是多工序連續作業,配套設施多,綜合條件全部滿足才能實現生產。另外,從世界情況來看,由於市場的變化,產品結構調整時,產能在85%左右,這是常態,不能稱為產能過剩。

第二,產能過剩是壹個相對的概念。產能是否過剩,不僅取決於產能和可能的總供給,更重要的是取決於需求。

但需求是壹個變量,要準確衡量並不容易。因此,識別產能過剩,需要縱向比較產出的過快增長,同時指出在什麽範圍,在什麽時間區間,相對於有效需求。

第三,產能過剩是壹個結構性概念。同樣的產能,不同的質量和檔次,對經濟增長和環境汙染的影響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對工業產能進行細分,確定產能過剩的領域和範圍,這將對微觀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壹是部分行業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效益大幅下滑。自年中以來,由於產能過剩和需求增長放緩,鋼鐵價格大幅下跌。與3月份的高點相比,截至10,鋼價已經下跌超過30%。

與此同時,產能過剩行業很多企業效益明顯下滑。前10月鋼鐵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1。2%,下降52。

2個百分點;前10個月,水泥行業和汽車行業利潤分別下降60%。6%和36。

7%;此外,石油加工、化纖制造、建築材料、通信設備制造等重點行業利潤均出現負增長。二是產銷率下降,庫存增加,成本上升。

從3月份開始,工業產品銷售率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其中8-6月份連續3個月下降。與此同時,企業庫存大幅增加。6-9月,39個行業16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鋼鐵、石化、化纖行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超過30%。

三是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前三季度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531。

7億元,同比增長57。6%,其中鋼鐵、石油加工、化纖等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近1倍。

從1累計到10,工業企業虧損達到22家。37%,同比增長0。

41個百分點。第四,建設不足,資源閑置浪費。

目前,鐵合金、電石等明顯過剩行業的企業開工率已降至壹半以下;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逐漸下降。總的來說,當前經濟運行中已經開始出現“宏喜微憂”的現象。

首先,許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將導致整體價格水平大幅下降,形成強大的通縮壓力,增加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9月份以來,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出現近3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增速不斷加快,主要是各類工業產能集中釋放,加劇了市場供大於求的矛盾。

通貨緊縮的壓力正在逐漸增加。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壹樣,會給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其次,產能過剩的發展會降低企業的投資預期和居民的消費預期,使經濟增長面臨越來越明顯的下行壓力。第三,產能過剩的發展會導致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加,金融風險加大。

直接原因是房地產、鋼鐵等部分行業投資明顯過熱,導致產能擴張遠遠超過需求擴張。投資增長和消費增長嚴重失衡。2002-2005年連續四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而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9%-13%之間,前者比後者快1倍左右。

投資是當期的需求,下壹期就會形成供給。供給能力將繼續以快於需求(最終需求)約1倍的速度增長,這必然導致未來壹年的產能過剩。技術原因使得產能擴張變得容易,其表現就是供給產能的增長明顯快於需求產能的增長。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資金供給的充分、技術進步的加快和投資增長體制瓶頸的弱化(* * *放松行業準入管制),供給能力加速增長,而需求能力增長由於中長期因素較多而相對緩慢。這種供給增長和需求增長之間的潛在差距並不壹定導致生產過剩,即技術因素只是為產能過剩提供了可能性。

根本原因是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首先表現在地方政府幹預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能力較強,相互之間形成了惡性投資競爭,難以遏制產能擴張。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增長過於依賴* * *直接推動的方式,那麽過度投資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妳說的產能過剩是什麽意思?生產能力的簡稱,是長期均衡中最低成本產出與實際產出之差。

學者們對什麽是過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供過於求就是過剩。有人認為供給過剩有兩種狀態,第壹種是供給略大於需求,第二種是總供給反常地超過總需求。

“略大”不僅指滿足有效需求,還包括必要的庫存和防止意外的需要。這種過剩本身不是詛咒,而是好處。

後壹種狀態是過剩狀態,它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壹定時期內總供給相對不足,另壹方面是壹定時期內總需求相對過剩。目前,國內學者對如何理解產能過剩有三種觀點:第壹,產能過剩是壹個總量概念。

4.產能過剩可以通過百度百科查到什麽?壹般認為,生產能力是生產能力的簡稱,即最低成本產出與長期均衡中實際產出之差。

學者們對什麽是過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供過於求就是過剩。有人認為供給過剩有兩種狀態,第壹種是供給略大於需求,第二種是總供給反常地超過總需求。

“略大”是指除了滿足有效需求,還包括必要的庫存和防止意外的需要。這種過剩本身不是壹種傷害,而是壹種好處。上述第二種是過剩狀態,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總供給是壹定時期內總需求的相對過剩,另壹方面,總需求是壹定時期內總供給的相對短缺。

總的概念產能是現有產能、在建產能和規劃產能之和,產能之和大於消費能力之和,可以稱為產能過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羅冰生以鋼鐵行業為例對此進行了反駁。

在他看來,不能簡單地把設備數量相加,所以叫產能,因為鋼鐵行業是多工序連續作業,配套設施多,綜合條件全部滿足才能實現生產。另外,從世界情況來看,由於市場的變化,產品結構調整時,產能在85%左右,這是常態,不能稱為產能過剩。

相對概念產能是否過剩,不僅取決於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總供給,更重要的是取決於需求。但需求是壹個變量,要準確衡量並不容易。

因此,識別產能過剩,需要縱向比較產出的過快增長,同時指出在什麽範圍,在什麽時間區間,相對於有效需求。同樣的產能,同樣的結構概念,不同的質量和檔次,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和環境汙染的程度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對工業產能進行細分,確定產能過剩供給的領域和範圍。漢圖。

5.請列舉十個以上中國產能過剩的行業。希望大家幫忙解釋壹下,中國不存在所謂的產能過剩。

現在所謂的產能過剩,其實是產業政策不合理,投資環境不好或者創業環境不正常造成的。近年來,最常聽到的壹句話是:產能過剩。

比如鋼鐵產能過剩;水泥產能過剩;玻璃產能過剩;房地產產能過剩;服裝產能過剩;白酒產能過剩;牛奶產能過剩;西瓜產能過剩。。

乍壹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仔細壹想,似乎有些不對勁。

例如,中國人均牛奶消費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大約有50%的人喝不到牛奶或者喝不起。怎麽能說是過剩呢?比如汽車是有錢家庭買的,買不起車的家庭還是占70%以上。怎麽能說有剩余呢?另壹個例子是服裝和鞋類的生產。壹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冬天冷得穿不上棉衣,有的冬天甚至光著腳走。怎麽能說有剩余呢?比如水果,低收入家庭壹年都舍不得買幾次,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他們怎麽能每天消耗這些呢?再說鋼鐵,既然產能過剩,為什麽還要不斷從國外進口?大量工廠倒閉,失業的人要去喝西北風?我們要吃飯,要養家糊口!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產品賣不出去,導致大量企業破產或者停產呢?答案只有壹個:那就是底層人民沒錢花。據不完全統計,中國80%的財富集中在0.4%的少數人手中。即使這壹小部分人拼命消費,橫著花,豎著花,站著花,躺著花,也花不了多少,跟刺激消費無關。也就是說,中國大部分資金被凍結,成為名副其實的死錢。

這就是貧富分化的嚴重後果。(民族復興網編輯:確實是貧富差距造成的,這是私有制的必然。

很大壹部分人手裏沒有錢或者存款,無法消費。這證明資本說客主流經濟學家的涓滴效應破產了。

別人手裏的錢是救命錢,不敢花。這也證明了資本說客主流經濟學家的供求已經破產。)

產能過剩只是壹個彌天大謊,是掩蓋真相的遮羞布。其實是有效需求不足,說明老百姓太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