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石鎮地處臨安市西北部,2011年由原島石鎮、新橋鄉合並而成,距臨安市區約100公裏,東南與臨安市龍崗鎮接壤,西連安徽省績溪縣,北接安徽省寧國市,位於浙西大峽谷的上遊,錢塘江壹級支流昌化江的源頭,為浙皖邊界交通、商貿重鎮。全鎮總面積139平方公裏,下轄16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26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5950人。
島石境內平均海拔500多米,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山核桃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鎮山核桃經濟林面積已達到13萬余畝,占臨安市山核桃總面積的25%,常年產量在5000噸,是臨安乃至全國山核桃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鄉鎮,被譽為“中國山核桃第壹鎮”。境內有螢石礦、銻、重晶石礦、雞血石等礦產,其中雞血石礦、螢石礦(又稱佛石)資源豐實,是雞血石主產區之壹。螢石礦中劉余螢石礦已探明儲藏量213.35萬噸,屬大型礦床,蘆塘螢石礦儲藏量75.35萬噸,屬中型礦床。
島石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提出“提升特色產業,加快設施建設,打造臨安西部重點鎮”的發展目標,加快主導產業發展,發揮山核桃產業的優勢,重點發展農特產品加工產業,成為我市堅果加工中心“壹主兩翼”的重要組團;整治礦山資源,做到規範有序開采,突出安全生產;進壹步加快基礎設施、公***服務設施建設,促進邊際商貿和山地旅遊發展;加大民生保障投入,不斷改善群眾生活質量,使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走上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山核桃第壹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杭州市衛生強鄉鎮等榮譽稱號。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9億元,三產增加值1.0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0.89億元,財政總收入296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0175元。
——山核桃產業建設步伐加快。繼續實施以生態化經營和水土保持為重點的山核桃產業化建設,積極做好山核桃安全采收、政策性農業保險、糾紛調處等產業管理,積極上項目,澆築山核桃林道18余公裏。繼續實施鎮領導聯系企業制度,為山核桃加工企業解決用地、資金、供電等困難,積極鼓勵加工企業提質量、樹品牌、拓市場。
——基礎設施日益改善。投資近800萬元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仁裏溪小流域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投資160萬元的島黃線改擴建工程已完工,總投資近200萬元的江小線也已開工,實現通村公路第二輪整治大修;投資規模430余萬元的集鎮和仁裏等村惠及6300余人口的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已基本結束;“清潔鄉村”成效初顯,全鎮10個行政村***新建垃圾箱295只,垃圾房21座,垃圾焚燒爐1座,購置移動垃圾桶442只,聘任村級衛生保潔員42名,整治河道50余公裏,清除淤積物600余噸。農村生活垃圾初步形成了“戶集、村收、鎮運鎮處理”的收集處置運作模式。
——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通過移民新村建設壹批、重點村整治壹批、特色村創建壹批的方法,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建成、基本建成移民村二個,五個移民安置點,其中呼日移民新村已經通過杭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驗收;壹個重點整治村通過驗收。島石鎮屬農村到處呈現出“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環境美化、家庭現代化”的嶄新景象。
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86%。華光潭水庫移民新村建設又為島石鎮增添了亮麗的風景線。竭誠歡迎各級領導蒞臨指導、考察,歡迎各界人士觀光、投資。 下轄16個行政村: 仁裏村 太平裏村 山川村 島石村 黃川村 新二村 江川村 呼日村 茶亭村 銀坑村 大山川村 新橋村 下許村 上許村 橋川村 陽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