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部分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拱壹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 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國徽圖案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 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和國的尊嚴。
擴展資料:
1949年8月28日,政務院召集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開會討論國徽圖案時,
參加國徽圖案設計工作的高莊在會上說:“在塑造國徽模型時,我有壹種願望,就是要使我們的國徽更莊嚴、更明朗、更健康、更堅強、更程式化、更統壹,並賦予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以冀我們的國徽的藝術性提到國際水平,永放光芒”。
在修改國徽圖案和塑造國徽立體模型的過程中,高莊參考了大量資料,自己還買了壹尊佛像和幾方秦、漢、隋、唐的銅鏡作為參考、借鑒。
為了使國徽更完美、壯觀,他把做好了的國徽石膏模型與原平面圖案放在壹起,讓人們比較評論,聽取意見,不斷修改,以求臻於完美。至今,高莊仍珍藏著當年制作的石膏國徽模型。
高莊在工藝美術方面造詣很深,木刻和素描很有功力,深得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的贊賞,幾十年來,他為祖國培養了壹大批德才兼備的藝術人才,為我國的工藝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