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三茶六禮具體包括什麽

三茶六禮具體包括什麽

三茶六禮具體包括:下茶、定茶、合茶;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三茶六禮,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 cháliùlǐ,意思是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出自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士昏禮》。

三茶六禮是中國古代傳統婚姻嫁娶過程中的壹種習俗禮儀,現也用於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三茶,指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和同房時的“合茶”。六禮,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種儀式。

三茶六禮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茶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媒正娶。

三茶六禮的歷史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立皇後亦納采、蔔吉。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征”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征”合為壹禮,所以只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會加多議婚壹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方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

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只余下“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壹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茶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