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時光猶如坐摩天輪。坐在上面看風景時,心情舒暢,盡情地享受著美好。但轉了壹圈下來,剛才的壹切仿佛過往雲煙,不再回來......
“新鮮的蔬菜啊!快來買啊!”隨著隔壁買菜老伯伯響亮的吆喝聲,仿佛喚醒了這座小鎮。每天清早,大家都在老伯的吆喝聲中陸陸續續地擺好自己的攤位,開始了新壹天的生活。“小丫頭,今天又來幫奶奶賣菜了?真能幹!”我被對面嬤嬤的誇獎誇得心裏暖暖的。“姑娘,這菜幾毛錢壹斤啊?”“五毛,不貴!”“來兩斤吧!”我每天的第壹個顧客都是王伯伯。
很快,菜籃子空了,街上的人也都散去了,我要隨奶奶到田裏除草。名義上說是除草,實際上我就搬個小木凳,戴個小竹帽兒,坐在那兒玩土裏的蟲子。奶奶說我把蟲子除掉就等於幫助了蔬菜的生長,也就等於在幫忙,不算添亂。田裏那自然的氣息我永遠不會忘記。空氣裏帶著泥土的氣味.花香.還夾雜著田裏忙耕種的辛勤勞動者的汗味以及綠色蔬菜的氣味兒,自然得令人陶醉。
到了下午,我便跟在奶奶後面,跟著她去打牌。那兒有壹個“胡子伯伯”。他經常用他那荊棘叢般的胡子紮我的臉,弄的我又疼又癢。他幾次試圖教我認長牌都被奶奶阻攔了,說“這會教壞了孩子!”於是我到現在都不會玩兒長牌。牌房前是壹個水果攤。每次老板見我偷吃水果,都會用菱角的尖頭刺我的臉,我無奈地說“只是試吃罷了,試吃!”逗得老板不得不再讓我多“試吃”幾個。
到了晚上,大家都會從家裏帶出好菜,搬到鎮上唯壹的壹座小橋上吃。大家仿佛壹家人似的,無話不說,壹派和睦溫馨的景象。雖然沒有美味佳肴,但大家都十分滿足。他們享受的不是飯菜,而是鄰裏之間心貼心的交流。
鎮上的幸福生活終止在了壹天下午。壹個下著大雨的下午,壹臺挖土機將小鎮夷為了平地,將這裏的幸福埋進了土裏......
現在,有時間回到爺爺奶奶那兒,只有壹排排灰蒙蒙的過渡房。以前的張伯伯.王阿姨......都不見了,剩下的,只有永遠打不破的寂靜。
小鎮沒了,但關於小鎮的那份記憶仍在。我要將它印在心裏,將關於小鎮的壹切埋藏在心底,珍藏那份質樸的幸福與溫馨......
總有壹種記憶值得珍藏
妳壹直是個臭美的人呢!小時候,妳常拉著我去給妳買衣服,然後問我妳帥不帥。雖然最後妳還是放下衣服帶我去童裝部。每次我都滿載而歸,妳拉著我,卻比我還開心。
妳也是個節儉的人啊。每次見到我,都會偷偷給我零花錢,還會給我各種零食。雖然錢時爸爸給妳的,零食也是他們帶回來的。可最終的受益者只有壹個,那就是我。
妳還是個迷信的人啊!每次出去玩。只要到了寺廟,妳必會虔誠的上香,許願。我問妳許的是什麽願,妳便會神秘的搖搖頭,然後取出壹根保平安的紅繩子,慢慢的系在我的手腕上。
不知道妳是否還記得,我5歲時,妳教我畫壹筆連成的兔子,我老是畫不好,妳就握住我的手,壹下,又壹下,壹只兔子終於畫好了。我舒了口氣,問妳為什麽要畫兔子,妳看著我,憧憬的說:“孫女畫出壹筆連成的老人的生肖,老人會長壽呢!”我拍著巴掌說:“好啊好啊,那我要妳陪我壹起去上大學,壹起去!”妳玩著眼睛,眼角的皺紋都開出了花,說:“好啊、壹起去”。
妳太像小孩子了,我叫妳小老頭妳也不生氣。妳會纏著我教妳白天學的功課,會和我壹起欺負妳養的雞。那時候的妳,多可愛!
可是,小老頭,妳怎麽食言了?五年級的冬天,還有幾天就到妳的生日了,我還在折1000顆許願星給妳當生日禮物。可那許願星,為什麽成了妳的祭物?
回到老家,我看到奶奶暈倒了,正在床上打點滴。我看到壹向堅強的哥哥跪在地上痛哭。我看到妳穿著金色的壽衣,安靜的躺著,如同壹幅畫,那是最後壹次看見妳了,然後,他們蓋上了棺材。。。
我想妳,我想妳用妳啞啞的嗓子說陪我壹起上大學,我想妳神秘的給我錢並叮囑我不要告訴爸爸,我想妳給我帶來的小熊餅幹裏的浣熊玩具。。。
爺爺,妳看吶,我長大了,我上初三了。爺爺,我與妳的壹切我都沒有忘,它們藏在我記憶的最深處,那裏是只有我們倆人知道的秘密基地。
小老頭,妳知道麽?那是我最珍貴的回憶。
總有壹種記憶值得珍藏
翻身 9(6)班 李佩瑜 指導老師:陳炯
童年,珍藏在每個人心底那最純樸的記憶。 ——題記
我時常提起筆,書寫自己的童年,書寫自己的青春,書寫那沐浴在陽光下的琉璃歲月;它們像壹只只千紙鶴,帶我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旋轉?童年
坐在旋轉木馬上,望著前面壹個小女孩開心地蹦上木馬,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那時候總以為坐上了旋轉木馬就能遨遊世界,就可以流浪,就可以尋找自己的未來......
“擁有華麗的外表和絢爛的燈光,我身為旋轉木馬身在這天堂,只為了滿足孩子的夢想........”這首《旋木》將我的思緒拉扯了回來,雖然旋轉木馬能給孩子帶來歡樂,但是其實它也是很悲傷的,木馬之間只能互相對望,無論它們怎麽顛簸,無論怎麽追趕,都不能追上。仿佛就像這份童年記憶,無論怎麽追溯,也回不到過去。
我珍藏,擁有旋轉木馬的童年記憶。
大海?童年
沙灘上的壹座座堡壘是童年的標誌。女孩喜歡拾貝克,吹海風;男孩喜歡遊泳,捕魚然後再壹起在海灘上築沙堡。
跳過壹個個迎面而來的海浪,會樂的再去跳,直到母親披著晚霞喊我回家;故意在海灘上踩出壹連串的腳印,看著海水把它填滿,再也找不到我們的沙堡,我們的腳印。
海浪撲過來,帶來了我們的歡笑聲;海浪流回去,也帶走了我們的歡笑聲。
我珍藏,擁有大海的童年記憶。
蒲公英?童年
小時候,會在路邊摘下壹朵花,輕輕壹吹,它就會在空中漫天飛舞,媽媽告訴我,這是蒲公英。小時候的我總認為蒲公英很堅強,勇敢,只要長大了就能背著行囊離開家去遠航。
蒲公英承載了我太多的夢想與期望壹起飛翔,但它常常事與願違,難道蒲公英的前面就是夢想嗎?路又在何方?於是,小時候天真的夢想隨著風陶醉在身旁美麗的風景中,不知所措,黯然消失了。蒲公英也曾迷惘過,仿徨過,哭過,無奈過,但它始終是我童年是追溯的夢想。
我珍藏,擁有蒲公英的童年記憶。
童年,我珍惜,我挽留,我回味,我追溯......
這份記憶值得我永久珍藏。
值得珍藏的記憶
文/史劍梅
從小喜歡收藏,壹根美麗的羽毛,壹塊精致的手帕,壹枚有花紋的小石子,壹片脈絡分明的樹葉,壹張信手塗鴉的書簽……都被我當作寶貝收進我的百寶箱,成為童年記憶的珍藏。
搬了幾次家,拾掇了好幾次,有壹樣東西不但沒丟還成了我的壓箱寶貝。
那是我小學四年級時的壹個作文本。作文本封面上調皮地寫著我的姓名班級,教師欄裏工整地寫著壹個俊美的“宋”字。發黃的紙張因回憶的擦拭漸漸明亮起來,宋老師的面孔無比清晰地浮現在心靈的鏡頭前。
宋老師是我小學語文老師。高大俊朗的外表,瀟灑遵勁的書寫,幽默風趣的談吐,以趣激情的教學,無不讓人喜歡贊嘆。長大了愛上文學,並懷著壹顆謙卑卻真誠的心涉入文海,完全得力於宋老師當年的引導和鼓勵。在浩瀚的文學海洋裏,即便只做壹圈漣漪,也覺得是件幸福的事。
宋老師語文極好,也很會教書。為培養我們的寫作興趣,他給我們找來許多報刊雜誌。多讀、多看、多寫才能提高寫作水平,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他還讓我們認真對待好詞好句積累本,隨身攜帶記事本,互評互改交流本。為了讓我們寫作時避免使用華而不實的詞句,他多次帶我們親歷大自然:春天帶我們看柳葉初醒桃花爛漫,夏日教我們靜聽清荷吐香,蟲鳴聲聲,秋天領我們看黃花楓葉,冬天帶我們賞梅雪爭春……
翻開作文本,“蜜蜂這種小動物,同學們壹提到它,不覺有點害怕吧?因為它會蜇人……”重讀小時候的作文,開始覺得很幼稚,還能感到當時的局促不安,等讀完了,再看老師的評語:“相信每壹位同學讀後都會更了解、愛護蜜蜂,能達到寫作目的的文章,就是成功之作!”,心裏頓時湧上壹種感動,這樣的評語對壹個剛對作文有興趣的孩子是個多大的鼓勵呀!
《放學路上》這篇作文最醒目,不是因為這篇作文字寫得大,寫得多,而是因為上面的紅色印記最多。作文標題上方醒目的三個字:“來壹下!”,讓我不覺臉紅起來。記得當初將這篇作文底稿交給宋老師看時,老師是點頭稱贊的。譽抄時,因為嫌字數多,影響到我玩的時間,所以我擅自作主刪減了細節描寫,匆匆忙忙交上去了。等到作文本發下後,我沒心思理解其中的紅叉,紅圈的意義,只覺得紅色的“為什麽把其中細節略去,讓作文漏洞百出……”的評語,糾結著問號用力地擰著我的耳朵;“來壹下!”三個字提著感嘆號像壹把劍直插入我浮躁的心靈。後來才知道,宋老師原本是要把我這篇作文當作範文來讀的,因為我對自己的不負責,辜負了老師的壹片心意。
“來”、 “來壹下”、 “請來”,是宋老師叫我們去辦公室的壹種方式。小時候,我們認為被老師指名道姓叫到辦公室是件很丟人的事,常常是紅著臉進去紅著臉出來。宋老師好像懂我們的心思,發明了在作業本上簡短留言這種方法。這樣,局外人就看不出來妳是去挨訓,還是去做點什麽事了。
那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去了辦公室。
“和原稿相比,這篇作文語句不夠通順,缺少感人的力量。做人要踏實,做事要紮實,不可急功近利求速成,老師相信妳,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宋老師的語氣不重,份量卻不輕,有種不怒自威的味道。那種無法量化的目光——師愛,教會我將“人”字寫穩,寫大。
有壹種感恩,它可以穿越荏苒光陰,將歲月開成壹串串綴滿紅色喇叭的牽牛花。那就是師恩。多年後,那個紅色的“來壹下!”,偕同那束穿透心靈的審視已銘刻在我心深處,與血液壹起流淌。再次摩挲舊物,我嗅到了舊物所散發的特有的香氣。這段值得珍藏的記憶,如玉,涼中透著暖意,壹直潤到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