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早上,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羊山鎮中心小學高年級部69名住宿生出現腹瀉、嘔吐現象,官方消息稱,截止17日,仍有9名學生留院觀察中。 據學生家長稱,該起食物中毒事件很可能是因為食堂飯菜變質所致,畢竟學生當天吃的飯菜是被食堂放了兩天的,饅頭甚至是硬的,學生腸胃適應不了就出現了食物中毒。
這已經不是10月份第壹起學生食物中毒事件了,本月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存在食物中毒的現象。而學生中毒事件頻發的原因就在於?食堂社會化",食堂全部被校外餐飲業承包。這些校外承包商多為個體戶,甚至文盲,食品和法律知識很欠缺,有時候為了利潤,甚至會將剩菜當新鮮菜賣出,而導致食物中毒大面積發生。 另外就是學校擴招的原因,導致食堂的供餐壓力越來越大,炒的菜偶爾也就存在半生不熟的現象,腸胃不好的學生吃了難免中毒嘔吐。
那麽如何保障校園食物安全呢?
1.學校應配備專門的食品安全檢測人員,明確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責任。檢測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定期對食堂員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與考核,每天對食物進行抽樣化驗;
2.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學校食堂要結合各類食物的銷售量,確定食品安全自查項目,建立自查清單,制定自查計劃。每學期對食品安全制度的實用性開展壹次自查,每周對食品加工制作過程開展壹次自查;
3.加強食物原料采購管理。學校食堂選取的供貨商壹定要穩定可靠,嚴禁采購和使用?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及原料。?
? 學校壹定要重視學生的食品安全問題,畢竟壹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群體性的,不能拿學生的生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