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三更之餃子》:最恐怖的片子,沒有鬼

《三更之餃子》:最恐怖的片子,沒有鬼

文/婉兮 圖/網絡

1

看過壹句話: 最高境界的恐怖片,是沒有鬼的。

若拿這句話來形容《三更之餃子》,再適合不過了。這部影片改編自李碧華小說《月媚閣的餃子》,被打上“恐怖片”的標簽,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鬼怪妖魔出現。

只有幾個人,如妳我壹般的凡人。

但這幾個人的所作所為,卻足以令觀眾不寒而栗,壹顆心懸在空中,冷汗涔涔而下,也正好應了那句老話,“ 人心比鬼可怕壹萬倍!

讓我們從頭說起——

壹個名叫艾青青的女明星,生得美貌如花,演過幾部劇、紅過好幾年。後來急流勇退嫁了個姓李的富商,從此便被金屋藏嬌,做了衣食無憂的李太太。

但劇情演著演著,就落入了俗套,當她風華老去,丈夫身邊開始出現年輕女孩。

那些鮮嫩美好的肉體,令她產生空前的危機感;那張提供錦衣玉食的長期飯票,抓在手裏亦不大真實、不太可靠。

李太太隱忍不發,只默默尋求挽回男人的方法。

畢竟丈夫與自己的婚姻,本就是金錢與美 色的粗暴交易。如今自己人老珠黃,“婚內價值”打了折扣,當務之急是重回青春,再靠色相去奪回那只閃閃發光的“金飯碗”。

這是她能想到的,唯壹的、最可靠的辦法。

經人介紹,李太太來到月媚閣,開始吃媚姨手工制作的壹種特殊的餃子。

制作很講究。

用的是高筋面粉,要揉到面團光滑宛如剝殼雞蛋,再搟成面皮,包成大小均勻晶瑩剔透的餃子。

但最奇特的,是裏面那壹團肉餡。

它由墮胎下來的嬰胎制成,據說匯聚精華,食之能永葆青春。而月媚閣的主人媚姨,就是壹塊活招牌,六七十歲的她因常年食用該物,面目竟如三十歲出頭的婦人。

換言之,這是某種程度上的人 肉 餃 子。

2

李太太吃餃子,有個非常明顯的轉換過程。

開始時,她 害怕

媚姨剁餡時,她戰戰兢兢,滿臉都是驚慌。餃子煮好端上來,筷子也猶猶豫豫,遲遲不敢往嘴裏送。最後還是媚姨的壹句話鼓舞了她,“吃的時候想後果,不要想前因。”

前因是什麽?肉餡的來處。

後果是什麽?重回青春的種種好處。

於是她壹咬牙,把餃子狠狠吞下。而跨過第壹步,李太太就成了月媚閣的常客,最初的恐懼心理已經完全被克服,她大口吞嚼,吃相也從小心翼翼,逐步到貪婪、歡暢,甚至面露兇光。

那情緒和神態是逐步遞進的,壹層又壹層,直叫人觸目驚心。

但事實上,背後另有壹條暗線。

丈夫出軌既成事實,她隱約摸到些蛛絲馬跡,心中的焦灼在鞭撻,逼迫著她加快步伐,主動央求媚姨去為她尋找“極品”——五個月大的胎兒。

她迫不及待地要重新變美!

媚姨果然神通廣大,胎兒找到了、餃子吃下去了、人回春了、丈夫也挽回了,可負面效應緊跟著出現,李太太渾身腥臭,在聚會上丟盡臉面……

小說只寫到這裏,留壹個意味深長的尾巴。

電影就豐富多了。

它加了結局,有始有終,人物的來龍去脈以及內心世界都得到擴充,深度和廣度都得到延展。由作者親手操刀編劇,仿佛是對小說的進壹步升華。

3

電影結局,是媚姨為取得極品嬰胎,非法替壹名少女墮胎,最後鬧出人命,警察找上門來。

無奈之下,媚姨只得收拾細軟倉皇跑路。

而李太太對餃子的依賴度與日俱增,在媚姨消失後,她用重金買下丈夫情人的腹中胎兒,自己則接替媚姨,開始剁餡、揉面、包餃子、吃餃子……

由最初的恐懼到手起刀落,李太太被欲望推動,幾乎完成了從人到魔的蛻變。

吃人肉的魔。

不過,她吃“人”為的不是修道成仙,而是永葆青春,把那張長期飯票牢牢抓在手中。

媚姨曾嘲笑道:“李太,我看妳是不敢離婚的。”

當時,李太太沒說話。

她撫摸著婚戒,臉上透出壹種被人看穿的尷尬和沮喪。但她無法回懟,也不能發怒,因為在那壹瞬間,媚姨不啻於拯救她於水火的在世觀音,仿佛溺水之人抓住的壹根救命稻草。

事實上,她是求過媚姨的。

求媚姨繼續為自己尋找極品嬰胎來延續青春,低聲下氣極盡卑微之態,完全沒有闊太太的架子,更不似曾經那個當紅明星。

媚姨嗤笑:妳這樣的女人,到處都是。

確實。

美貌的女人,往往會把美貌當作最大資本,且以最快的速度變現。再為了維持這個身份、這份“收入”而絞盡腦汁,日子亦如走鋼絲般戰戰兢兢。

說白了,不過是出賣色相,從頭到尾都依賴壹副好皮囊——依賴男人那所謂的“愛”。

有個片段,是李太太泡在浴缸裏,眼睛盯著電視機,看電視劇裏曾經那個青春貌美的自己。

我總覺得,那壹刻的她後悔了。

若沿著那條路堅定地往前走,大概也能混出壹番模樣,像媚姨說的“靠自己”。至少,不必為了討好男人而費盡心思,能把命運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

但回首已失來時路。

往後余生,她都只能把那副皮囊修修補補,用力維持著“李太太”這三個字,及其背後的心酸與痛苦。

為此,她需要源源不斷的嬰胎供給,那碗可怕的“餃子”,只能壹直吃下去。

4

《三更之餃子》裏,是個徹徹底底的 欲望世界

李太太自不必說。

拍戲艱辛,她選了壹條捷徑,目的是壹步登天壹勞永逸,既求得上流 社會 入場券,又能終身藏匿在紙醉金迷裏。

李先生也不例外。

他風流好色,壹輩子流連花叢,在各種鮮嫩的肉體之間輾轉,似乎根本就沒有收心的可能。看似瀟灑快活,實則被色欲牢牢掌控。

而那位年輕的小三,則被金錢蠱惑。

她是低配版的李太太、是曾經的艾青青,以色侍人,拿身體去交換利益,禮義廉恥全都不要了。

媚姨就更可怕了。

她本是個婦產科醫生,但在利益唆使下,救死扶傷的手亦沾滿鮮血,甚至利用自己的專業來助紂為虐,為找所謂的“極品”嬰胎兒而罔顧人命。

倒讓人想起《資本論》裏的壹句話:

這段話,能夠恰如其分地形容《三更之餃子》中的壹幹人等。

他們被欲望驅使,沈陷在貪嗔癡恨中,耽於名利、地位、美色、愛恨,被私欲折磨著,同時也踐踏道德、挑戰法律、壹次次突破生而為人的底線。

哪怕到了影片結尾,這種局面也還在繼續。

李太太由吃餃子到親手包餃子,或許正暗喻著世人貪得無厭,少有人能真正從欲望中脫身而出,為達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什麽都能幹出來。

小時候,我特別怕撞鬼,總覺得他們青面獠牙駭人得緊;如今經歷過壹些人和事,我最怕的東西,反而變成了人。

畢竟鬼神無狀,而人的欲望延綿不絕,無數的算計、陰謀、犯罪,也由此而生。

畢竟,這世間只有兩種東西無法直視:壹是太陽,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