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傳播,分為內部傳播和外部傳播。企業內部的文化傳播,又分為個體傳播和組織傳播 ; 是指企業裏,認同與支持企業文化的員工,通過自己的工作或執行任務或做人做事來傳遞企業文化 信息,去感染、感化周邊的同事;組織傳播是指企業通過完善內部報刊、廣播、電視臺、櫥窗、宣傳欄等渠道與舉辦企業文化征文比賽、文藝晚會、企業文化演講、評先進等活動及健全相關管理機制體制,來宣傳與推廣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傳播主要是通過行業報刊雜誌、網絡與電視媒體和戶外廣告牌等來宣傳企業文化,樹立企業形象與品牌。
企業文化傳播(Corporate Culture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概述
企業文化傳播是企業通過各種媒介向內部員工和社會大眾傳遞自己的企業文化的過程。
“傳播”這個概念原本是在物理學中使用的,人類學家泰勒最早把它移植到文化現象的研究中,而其被廣泛應用則是1945年被寫入聯合國教科文憲章之後。傳播的定義很多,如“傳播是個人或團體主要通過符號向其他個人或團體傳遞信息、觀念、態度和情感”;(d·麥奎爾,s·溫德爾,1987)“文化傳播是指壹種文化傳遞擴散的遷移繼傳現象”(沙蓮香,1990),等等。
結合企業文化,我們可以說,企業文化傳播是企業通過各種媒介向內部員工和社會大眾傳遞自己的企業文化的過程。企業文化的傳播與壹般文化的傳播有壹定的***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無論傳播內容,還是傳播方式、傳播媒介、傳播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或套用壹般文化的傳播,而是要研究發現其特有的規律。文化的優勢擴散原理告訴我們,越是先進、發達、文明程度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傳播和擴散。所以,壹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傳播半徑、影響深度是與該文化的質量密切相關,是優質文化還是劣質文化,是強文化還是弱文化,決定著企業文化的傳播效果。
意義
企業文化的關鍵在於“落地生根”,無法“落地”的文化就只是口號,只有倡導者的激情,卻沒有響應者的行動;無法“落地”的企業文化更像是空中樓閣,即使建構起健全的文化架構體系,也只能懸在空中。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傳播,將理念轉化為認知與行動,從而確保文化的“落地”,這就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傳播。企業文化的傳播是通過不同的工具和途徑,將已設計出來的企業理念、核心價值觀等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呈現出來,並為企業內部和外部所認知、認同。企業文化只有通過有效地傳播,才能真正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企業的理念和價值觀才能真正融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中去。
傳播企業文化的具體意義表現在:壹是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為企業創造文化品牌,提升產品或服務品牌的附加值;三是增強客戶或消費者對企業和品牌的忠誠度和依賴感;四是以文化的感召力影響社會。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是讓文化理念融在思想裏、沈澱在流程中、落實到崗位上、體現在行動中,要達到這壹境界,企業文化傳播必不可少。 對內傳播
企業文化的對內傳播實際上就是對企業內部職工及管理者進行的企業內部的文化培訓、教育、宣傳、灌輸。企業文化對內傳播具有輔助企業文化形成的功能,又兼有使企業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從而激發員工戰鬥力的功能。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積累都與企業文化對內傳播有密切的關系。企業文化對內傳播的通道有五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種種事跡、故事案例等,是對內傳播的無形通道;將企業文化用語錄、標語、口號等形式表達出來,就成為對內傳播的有形通道;企業管理者及對下屬的要求及個人行為、作風等,構成對內傳播的主要通道;企業文化培訓、考核、激勵機制的制定與實施,是對內傳播的重要通道;企業舉辦的壹系列活動、儀式、慶典等,是對內傳播不可缺少的通道。
對外傳播
企業文化對外傳播具有樹立企業形象、提高品牌忠誠度和競爭力的功能,同時也兼有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文化進步的作用。企業文化的對外傳播是壹種文化交流,不是單向的文化輸出。全面準確地對外展示、傳播本企業的文化,最終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留下壹個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對外傳播的途徑有:企業文化的主動輸出式傳播;企業文化的示範傳播;企業文化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