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是怎樣的國家?

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是怎樣的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歐洲封建帝國。公元962年。德意誌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壹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 962年神聖羅馬帝國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誌、奧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1806年為拿破侖壹世所滅亡。 帝國統治者以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自命,對外大肆擴張。11~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主教敘任權發生激烈鬥爭,這不僅是爭奪教會控制權的鬥爭,也是中央王權同地方封建分離主義勢力的鬥爭。盡管如此,在整個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帝國統治者為稱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時期,中央權力衰落,國內各地缺乏經濟聯系,帝國成為承認皇帝最高權力的各封建公國和自由市的不鞏固的聯盟。1254~1273年是德意誌歷史上的空位時期。這個時期,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和內訌連綿不斷。13世紀末,帝國出現許多獨立的封建領主,皇帝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沒有管轄權。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各地開始割據,皇位均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據。13世紀下半葉後,由於勃艮第和意大利脫離帝國,其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1474年起,帝國被稱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已成為徒具虛名的政治組合。 15世紀末16世紀初,皇帝馬克西米利安壹世試圖重振帝國,但遭到失敗。由於羅馬天主教和德國封建統治者對農民和市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甚,16世紀初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德意誌農民戰爭,農民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頂點。宗教改革後,帝國實際上分裂為信奉路德教的東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爾文教的西部、西南壹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編輯本段帝國變遷 前509年,羅馬建立了羅馬***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期。 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也被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壹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和國後來的國家元首愷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羅馬***和國的壹部分。3世紀後,羅馬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居住著另外壹些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壹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從370年左右,羅馬就已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梅蒂奧拉努(今米蘭),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尋味的是,東、西羅馬帝國彼此並非敵對關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聲***氣。此後100年間,羅馬城多次被外族攻占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壹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解體,末任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的“拜占庭帝國”。 西羅馬帝國雖然於476年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的統治壹直持續到486年,那壹年日耳曼民族的壹支法蘭克人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壹了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意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