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報告

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報告

健康不僅僅是個人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家庭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居民發展的需要。下面是我為妳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 報告 ,希望對妳有幫助!

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報告篇1

 摘 要

 壹、背景

 公民健康素養是素養 教育 的重要內容之壹,是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義是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判斷,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全體公民的健康素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

 為確定當前對我國居民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 健康知識 、健康行為和技能,2007年衛生部組織了醫藥衛生領域的百余位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終明確了我國公民健康素養的基本內容。2008年1月,衛生部第3號公告發布《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以下簡稱《公告》)。這份《公告》是世界上第壹份由政府公布的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養內容的文件。

 為了解我省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根據衛生部統壹安排,並結合中央補助地方項目,我們於2008年開展了全省範圍的調查。

 二、調查 方法 與內容

 全省***確定17個調查點,其中城市和農村調查點分別為8個和9個。***回收問卷8591份,其中有效問卷8546份,問卷有效率為99.48%。調查對象為17市15~69歲常住人口。

 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健康素養、調查員評價3個部分。調查數據使用epidata數據庫錄入,采用SAS 9.2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調查結果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進行標化處理。

 三、主要結果

 山東省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8.16%。從健康素養的3個方面上看,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基本技能素養的人口比例分別是17.04%、8.09%和24.43%。

 總體健康素養和3個方面的健康素養均顯示如下特征:壹是城市居民健康素養具備率高於農村;二是男性居民健康素養具備率高於女性;三是45歲以下年齡組居民的健康素養具備率高於45歲及以上年齡組;四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也越高,而不識字/少識字和小學 文化 程度的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根據所調查的內容,我們還將涉及的問題分成了五類,即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並對這五類健康問題的相關健康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我省居民具備各類相關健康素養的比例分別是:科學健康觀素養30.83%、安全與急救素養17.65%、傳染病預防素養4.43%、基本醫療素養20.88%、慢性病預防素養9.77%。對71項測評內容總體回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有5項指標的正確回答率低於20%,分別為:?對四害傳播疾病的認識?(5.28%)、?對肥胖的正確認識?(17.016%)、?對鎮靜止痛藥的正確理解?(12.26%)、?骨折傷員的處置?(19.27%)、?成年人飲酒日飲用量?(15.33%)。

 四、結論與建議

 壹加大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民居健康素養

 調查結果顯示我省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僅為

 8.16%,這進壹步印證了《中***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 實施方案 (2009-2011年)》中關於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意見的正確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需要全社會的***同努力。各級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結合新醫改工作的深入開展,高度重視投入低、產出高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充分發揮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在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中的作用,加大經費投入和人力投入,進壹步建立健全全省健康教育機構與網絡,提供規範優質的服務,促進城鄉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基本公***衛生服務,確保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模式和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當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方式方法也應有所創新和改變。鑒於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仍然偏低的現狀,各級各單位要認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特別關註重點人群和重點健康問題,制定科學、可行及有效的健康知識傳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壹方面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媒體和新媒體傳播形式,廣泛開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為目的的健康傳播活動;另壹方面,要組織開展專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如依托?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 和?相約健康社區行?活動等平臺,以學校、廠礦企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室)等為陣地,廣泛開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識與技能、促進健康行為形成為目的的綜合幹預活動。

 三建立全省健康素養監測機制,及時監測和發布我省居民健康素養變化情況

 要定期對全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不同地區可針對當地主要衛生問題和突發公***衛生事件開展專題或應急調查,以動態地反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變化趨勢。要及時發布監測結果,讓全社會全面系統地掌握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健康影響因素,為制定醫療衛生服務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報告篇2

 壹、背景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是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反映,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健康素養的提升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而不僅僅是衛生計生部門的事情。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是應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新發再發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公眾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徑。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是?公***衛生領域的當務之急?,?各國政府應將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水平作為衛生和教育政策的壹項明確目標?。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工作,將其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采取多種 措施 大力開展健康素養促進工作。2008年,原衛生部發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制定下發《中國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方案(2008-2010年)》,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健康素養促進行動。2009年,將健康素養作為國家基本公***服務健康教育項目的重要內容,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實施。2012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指標納入《國家基本公***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和《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成為壹項衡量國家基本公***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2012年,國家啟動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健康素養監測是項目內容之壹。

 健康素養概念的提出與健康素養促進項目的實施是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重大創新,不僅推動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發展,對其他公***衛生領域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母嬰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中國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試行)》、《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等,均是在健康素養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為及時了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分析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制定健康素養促進的幹預策略,為各級政府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制訂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開展了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動態監測。監測結果顯示,2008年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是6.48%,2012年是8.80%,總體處於較低水平。現將2013年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二、監測方法與內容

 (壹)監測範圍

 2013年健康素養監測在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36個監測點開展;其中城市監測點150個,農村監測點186個;東部監測點126個,中部監測點96個,西部監測點114個;覆蓋全國336個縣(區)1008個鄉鎮(街道)。

 (二)監測對象

 2013年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全國15~69歲常住人口95915人,用於分析的有效問卷有9378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78%。

 在規範填寫調查問卷的93785人中,城市人口41702人,占44.47%,農村人口52083人,占55.53%,城鄉人口比為0.80:1;東部地區37506人,占39.99%,中部地區25871人,占27.59%,西部地區30408人,占32.42%;男性47024人,占50.14%,女性46761人,占49.86%,男女性別比為1.00:1。

 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45.0?13.3歲,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64歲、 65~69歲調查對象分別占7.85%(7365人)、15.68%(14708人)、23.42%(21965人)、24.84%(23294人)、21.41%(20082人)和6.79%(6371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識字/少識字、小學、初中、高中/職高/中專、大專/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依次為11.93% (11169人)、23.36%(21876人)、34.82%(32607人)、17.72%(16591人)和12.17%(11401人)。

 (三)監測指標及評價方法

 1. 健康素養水平

 健康素養水平指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備基本健康素養的標準:問卷得分達到總分80%及以上,即問卷得分?80分,被判定具備基本健康素養。

 2. 三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

 依據《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結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論,將健康素養劃分為三個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養水平,指具備某方面健康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備某方面健康素養的標準:以考察某方面素養所有題目的分值之和為總分,實際得分達到該總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備該方面的健康素養。

 3.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

 依據《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結合主要公***衛生問題,將健康素養劃分為六類健康問題素養,即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安全與急救素養、基本醫療素養和健康信息素養。

 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指具備某類健康問題素養的人在總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備某類健康問題素養的標準:以考察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所有題目的分值之和為總分,實際得分達到該總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備該類健康問題素養。

 本報告結果部分呈現的健康素養水平及相關結果為加權數據,非樣本數據,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監測過程中收集的基礎數據,對樣本數據的基礎權重、無應答權重和事後分層調整權重進行了加權調整。

 三、主要結果

 (壹)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2013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9.48%。

 城鄉: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3.80%,農村居民為6.92%,城市居民高於農村居民(表1、圖1)。

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報告篇3

 日前,衛生部向世界與國民公布了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報告,現將摘要公布如下,以引起國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同時公布作為公民健康素養調查主要內容的健康素養66條。

 健康素養是指個體具有獲取、理解和處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判斷和決定,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

 壹、 背景

 健康素養是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判斷,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我國公民健康素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2007年,衛生部組織醫藥衛生領域百余位專家,研討並界定我國公民健康素養的基本內容。2008年1月,衛生部第3號公告發布《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是世界上第壹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養內容的政府文件。

 為了解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在參考國內外健康素養研究成果和工作 經驗 基礎上,衛生部組織專家,根據《公告》內容,運用Delphi方法確定調查指標,編寫了《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並結合中央補助地方項目,於2008年開展了全國範圍的調查。

 二、 調查方法與內容

 調查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方法,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省確定6個調查點,城市、農村點各3個。其中城市調查點除選取省會城市外,另隨機抽取2個地級城市,每個城市隨機抽取1個城區;農村調查點則為每省隨機抽取3個縣;全國***計192個調查點。回收問卷79542份,有效問卷79438份,問卷有效率99.87%。調查對象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5~69歲常住人口。

 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健康素養內容、調查員評價3個部分。調查數據使用圖像錄入軟件進行雙錄入核對,采用SAS 9.2統計軟件進行雙盲平行分析,調查結果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進行標化處理。

 三、 主要結果

 中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6.48%。從健康素養的3個方面上看,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基本技能素養的人口比例分別是14.97%、6.93%和20.39%。總體健康素養和3個方面健康素養均顯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2)45歲以下年齡組高於45歲及以上年齡組;(3)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也越高,不識字少識字和小學文化程度的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我國當前的主要衛生問題,就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等五類健康問題相關健康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我國居民具備相關健康素養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別是:科學健康觀素養29.97%、安全與急救素養18.70%、傳染病預防素養15.86%、基本醫療素養7.43%、慢性病預防素養4.66%。

 對71項測評內容總體回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有6項指標的正確回答率低於20%,分別為:?對四害傳播疾病的認識?(3.28%)、?對肥胖的正確認識?(7.16%)、?對鎮靜止痛藥的正確理解?(13.95%)、?骨折傷員的處置?(17.28%)、?認識藥品 說明書 ?(18.70%)、?成年人飲酒日飲用量?(18.79%)。

 四、 結論與建議

 (壹)大力推進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僅為6.48%,這充分證實了《中***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中關於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意見的正確性。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需要全社會的***同努力。各級政府要結合新醫改工作,充分發揮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在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中的作用,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機構工作網絡,提供規範優質服務,促進城鄉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基本公***衛生服務,確保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鑒於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普遍偏低的現狀,特別需要針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健康問題,制定科學、可行及有效的傳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媒體傳播形式,廣泛開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為目的的健康傳播活動,如城鄉居民健康知識競賽活動等。同時,依托?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 和?相約健康社區行?活動平臺,以學校、廠礦企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室)等為陣地,廣泛開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識與技能、促進健康行為形成為目的的綜合幹預活動。

 (三)定期開展健康素養監測,及時發布監測結果

 今後每3~5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壹次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同時,在不同地區,針對當地主要衛生問題和突發公***衛生事件開展專題或應急調查,動態監測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變化趨勢,及時發布監測結果,全面系統地掌握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健康影響因素,為制定醫療衛生服務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努力使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監測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在此基礎上,力爭將居民健康素養評價指標納入到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規劃之中,作為綜合反映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促進我國衛生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