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政策大變化!3個月後,新人才不補貼。

政策大變化!3個月後,新人才不補貼。

@想去深圳的大學畢業生,如果妳想拿到租房和生活補貼,就要抓緊時間了。

5月28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高層次人才業務和新引進人才租房及生活補貼業務相關安排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指出,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受理8月31日及以前引進人才的申請,不再受理9月31日及以後新引進人才的租房和生活補貼發放。

同時,高層次人才業務(指“高層次專業人才認定”、“海外高層次人才確認”、“學術培訓津貼”等三項業務,下同)停止申報。

這意味著,繼5月25日發布收緊落戶政策征求意見稿後,深圳的人才引進政策也面臨收緊。

新引進人才不再接受發放租房和生活補貼。

5月28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關於高層次人才業務和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業務相關安排的公告》,這意味著在擬修改戶籍政策後,深圳的人才政策也在調整。《公告》指出,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受理8月31日及以前引進人才的申請,不再受理9月31日及以後新引進人才的租房和生活補貼發放。同時,對2021年9月及以後新引進並在深圳全職工作的35周歲以下博士,另行制定生活補貼政策。

除了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業務有所調整,深圳市引進高層次人才業務也有所變化。

公告指出,自65438+20265438年9月0日零時起,停止高層次人才業務(指“高層次專業人才認定”、“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學術研究津貼”等三項業務,下同)申報。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停止高層次人才申報”並不意味著取消高層次人才的獎勵和補貼,只是人才認定工作不再由人社局承擔,而是由用人單位承擔。

2014年,深圳市根據《人才安居辦法》頒布《新引進人才租房補貼實施辦法》,對2015、1後新引進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含非全日制教育)人員發放補貼,金額為本科6000元、碩士9000元。

2016,這種補貼方式被“替代”了。根據深圳當年3月出臺的《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幹措施》,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全職員工給予租房和生活補貼,發放標準為本科生1.5萬元/人,碩士2.5萬元/人,博士3萬元/人。

據了解,引進人才落戶深圳的手續和流程相對簡單高效。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大學生來說,能夠拿到壹次性1萬到2萬元的補貼(如果加上區級補貼,還能拿到更多)是促使他們選擇定居深圳的動機之壹。

“十三五”期間,深圳新引進人才654.38+0.2萬人。2020年,深圳具有大學學歷的人口占比28.8%,為廣東省最高。

2021 5月17日,深圳市統計局正式發布《深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達到1756萬人,十年間增加了713萬人。

前幾天就調整落戶政策征求意見。

5月25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深圳市戶籍遷移若幹規定(征求意見稿)》。

根據最新修訂,深圳的戶籍政策可分為三類:核定戶、積分戶和政策戶。

核準戶籍是指根據年齡、學歷、技術技能等條件,從深圳市外或深圳市內的非戶籍人口中引進人才,按規定辦理戶籍。

圖片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根據深圳此前實施的戶籍規定,大專以上學歷、35周歲以下的人員,可以獲準申請人才引進和落戶。但上述《征求意見稿》對純學歷人才的最低要求調整為:具有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的人員,年齡在35周歲以下。

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顯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年齡在50周歲以下;45歲以下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35歲以下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以上類別人員必須同時具備全日制大專學歷。

這也意味著,只有大專學歷的人不能再直接獲批落戶,需要通過人才引進積分入戶。

同時,《征求意見稿》還對積分入戶條件進行了新的修改:

壹是將在深圳合法穩定居住就業的基本年限由5年調整為10年。

二是增加了無犯罪記錄的要求,沒有參加過國家禁止的組織和活動。

三是調整誠信守法指標和分值。增加了“申請時被列入國家聯合懲戒失信黑名單”的扣分,取消了“申請時有不良信用記錄”和“有犯罪記錄”的扣分。同時適當提高了“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和“有強制戒毒或者因吸毒被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記錄”的扣分標準。

四是對以配偶房產(或本人與配偶* * *)申請戶籍的情形增加了相關限制,要求在年度申請截止之日,婚姻關系仍然存續,且夫妻間的婚姻關系已連續滿兩年。

此外,《征求意見稿》規定:

夫妻投靠的基本要求由結婚時、在深圳投靠時間滿兩年調整為滿五年,增加了高層次人才、高級職稱、高級技師和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原則上只享受壹次優先解決配偶隨遷問題的條件。

老人將子女入戶時間要求由8年調整為15年,增加子女在深圳繳納社保15年的要求。

對隱瞞、騙取或提供虛假材料的入戶人員,將2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入戶的政策要求提高至5年。

深圳的人才政策是否應該“叠代升級”?

深圳壹直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其中“孔雀計劃”備受關註。

2011 4月,深圳出臺《關於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及5個配套文件,提出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給予80萬至1.5萬元不等的獎勵和補貼,享受居住、出入境、落戶、子女就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險等待遇政策。

自2011出臺以來,深圳孔雀計劃的認定標準已經修訂了三次。直到2016才調整了孔雀計劃的人才認定標準。截至目前,A類、B類、C類“孔雀人才”獎勵補貼分別達到300萬元、200萬元、654.38+0.6萬元,按5年任期分期發放。

以C類人才的認定為例,共有24類,其中有壹類被認為相對容易實現:近5年內在國外獲得世界知名大學博士學位,來深圳工作並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員。

10年來,孔雀計劃有效幫助深圳吸引了大量人才。目前,深圳高層次人才超1.9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近1.7萬人,成為經濟特區建設的重要力量。但記者了解到,高額補貼也催生了壹些作弊、人才沒有做出有效貢獻等現象。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試點示範區建設的全面展開和深入,深圳的人才政策也需要“叠代升級”。接下來,深圳將繼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推進人才開放,大力推動由過去依靠政策比較優勢向依靠優良環境文化集聚人才轉變,逐步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城市集聚人才新格局。

據了解,通過營造更好的人才環境,未來五年,深圳將聚焦重點行業和民生領域,吸引優秀人才約100人,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約1000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超過1000人,各類人才超過100人。

編輯|孫誌成校對|盧

全國商報綜合21世紀商報、深圳特區報、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