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遊、購、娛六大要素組成的行業整體。對旅遊者來說,他們需要購買和消費
的是在壹次旅遊活動中所得到的整個感受,因此,在旅遊全過程中任何壹個行業
、壹個環節上供給不足,服務不好,甚至出了問題,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都
會被認為旅遊服務質量不高,從而影響到整個旅遊業的聲譽。可是,在壹段時間
裏尤其是在初始階段,許多同誌往往只將賓館飯店旅行社看作為旅遊業,並給賓
館飯店以較多投資,而對於交通(尤其是大交通)、購物、文娛,甚至旅遊景點
建設似乎都不屬旅遊業的範圍。面對壹個綜合性、整體性很強的旅遊行業,卻缺
乏壹個有權威性的、強有力的綜合行政部門去管理。這是造成旅遊業產業結構失
衡,宏觀管理失控的重要原因。
2.旅遊業另壹個特點是它的服務性。它是壹個主要提供非物質形態產品―
―服務產品的行業。現代旅遊業是隨著生產力高度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據有關同
誌研究,當壹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00~1000美元時,居民將普遍產生國內旅
遊的動機,達到4000~10000美元時,將產生國際旅遊的動機,超過10000美元時
,將產生洲際旅遊的動機。他們參加旅遊活動,需要高質量的服務,以達到精神
與物質上的享受與滿足。同時,服務勞動的實現又是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在時間
上與空間上的統壹。服務人員與消費者大都是直接見面同在壹起的。因此,在旅
遊服務活動中,人――服務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壹套“大鍋飯、鐵飯碗”的勞動工資制度,目前國營旅遊企
業仍然未能擺脫其影響與束縛,故從總體上看,服務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仍然
不高,服務態度與服務質量仍然較差。這是造成旅遊業經濟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3.旅遊業再壹個特點是它的文化性。旅遊業不僅僅是壹種經濟事業,而且具
有強烈的文化性質。旅遊者去各地觀光遊覽,無論去西安參觀兵馬俑,還是去桂
林遊覽漓江山水,無不是壹種文化活動,無不是為了滿足其文化生活的需求。在
我國現階段,應該說旅遊業是壹種經濟――文化事業。以後隨著生產力水平不斷
提高,還可能進壹步調整以文化為主,成為壹種文化――經濟事業。近幾年來,
許多城市結合開展文化交流,發展旅遊業,初步嘗到了甜頭。如上海舉辦國際電
視節、濰坊舉辦風箏節、自貢舉辦恐龍燈會等。可是,十二年來上海對旅遊景觀
投資僅有2億元,約占旅遊業總投資的2%左右。對開發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尚未引
起領導部門重視。這是上海旅遊業客源增長不快,旅客在滬逗留天數下降,經濟
效益不高的又壹重要原因。
4.旅遊業還有壹個特點是它的結合性。旅遊業是由行、住、吃、遊、購、
娛六大要素組成的綜合性行業。它們彼此之間需要密切協作與結合才能為旅遊者
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尤其是地區之間旅遊行業的結合,對於象上海這樣旅遊景點
短缺的城市來說,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旅遊行業之間結合,可以擴大銷
售、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以促進旅遊業發展。可是,目前
上海旅遊業面臨的卻是系統林立、各自為政、地區分割、盲目競爭的局面。這是
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經濟效益不高的再壹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