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ùzhìkěfǒu
釋義: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相關例句
1.對於母親的話,我們姐妹二人都不置可否。
2.處理壹些重大問題時,決不能不置可否。
3.他對這起事故的處理方式不置可否。
典故說明:北宋汪藻在為尚書禮部侍郎衛膚敏所撰寫的墓誌銘中,憶及衛公生前曾向皇帝建言,直陳朝政紊亂的原因,就在於大臣們:「惟恐失人主之意,故於政事無所可否。」指眾臣為了怕違背皇帝的心意,對於任何政事都不表示意見,以致於不管對錯都放任行之,終於招致災禍。其中「無所可否」的意思,就是指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表示沒有意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