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如何降低信用風險

如何降低信用風險

壹,如何降低信用風險的措施

信用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主要內容。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信貸資產質量低下、金融風險加大是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迫切問題。以下是我分享的關於如何降低信用風險的措施。希望對妳有用。

如何降低信用風險(壹)內部風險

1,質量風險。是指由信貸人員個人素質引起的信貸風險,包括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業務素質低的信貸員壹般很難對壹筆貸款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增加了貸款的風險;道德素質差的信貸人員容易導致道德風險。

2.程序風險。復雜的信貸審批程序往往使貸款風險難以控制,有時甚至會增加風險。

3.管理風險。貸後管理是信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貸後管理能否到位是貸款能否正常收回的關鍵。從目前的管理機制來看,貸後管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流於形式、走過場或不到位的情況,給貸款的安全回收帶來壹定隱患。

4.政策風險。每壹種信貸業務的建立和發展都是基於相應的信貸政策,但在現實中,信貸業務有時很難適應信貸政策的變化。

外部風險

1,操作風險。對於借款人來說,壹旦獲得貸款,主動權就轉移到借款人身上,貸款的使用和歸還主要由借款人掌控。貸款人既不能參與借款人的管理,也不能幹預其商業決策。借款人經營的風險將直接影響農村信用社貸款的安全性,從而導致農村信用社貸款的風險。

2.中介風險。壹些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為了眼前的利益或者壹些不正當的收益,會為借款人出具不真實的報告,隱瞞借款人的財務狀況。這種做法使得農村信用社在不真實信息的誤導下錯誤發放貸款,造成更大的潛在風險。

3.行政風險。農村信用社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雖然在人事、行政、業務上不受當地政府管理,但不代表不受當地政府影響,有時影響程度也比較大。

4.信用風險。借款人的還款意願與其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品德有關,還款能力強的借款人未必強;還款能力弱的借款人,還款意願不壹定差。

信用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1)歷史原因。由於歷史和體制原因,農村信用社在長期經營中形成的不良貸款成為難以化解的歷史包袱。當它被中國農業銀行管理時,農村信用社就成了中國農業銀行的“小金庫”,當它被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時,它就成了中國人民銀行的“私有土地”。這些由過去政府行為造成的不良貸款幾乎占不良貸款總額的三分之壹。到目前為止,債務落實難,收回更難,基本形成了虧損。

(2)管理體制的原因。農村信用社自1994與農行脫鉤以來,雖然壹直在不斷改革,但始終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體制。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產權制度不清晰,管理體制相對落後,缺乏應有的自我約束機制和風險防範機制,導致信貸資產管理成為“良心賬”,違規行為屢禁不止,無法滿足現代金融企業的需求。尤其是近幾年,銀監部門對信用社的風險等級進行評估,很多信用社已經成為高風險或者資不抵債。很多信用社為了增加利潤,甩掉帽子,通過擴大存貸款規模來掩蓋信用社的風險,通過擴大貸款規模來稀釋不良資產,強調管理,強調規模,忽視質量,強調增量,忽視存量,借新還舊,甚至以貸收息。表面上看,不良貸款比例降低了,但實際上不良貸款總量並沒有減少,而且在社會上形成了非常惡劣的負面影響,導致部分借款人形成攀比意識,沒有還款意識,甚至不願意還款。

(3)嚴重的道德風險。首先是人員素質低導致的道德風險。因為信用社的從業人員大多是近親繁殖,素質比較低,缺乏良好的職業素質,也沒有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由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引發的信用風險愈演愈烈,已成為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的最大風險之壹。二是信貸人員暗箱操作導致的道德風險。在業務經營中,信貸人員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放貸隨意,關系貸、人情貸嚴重;有的信貸人員不給好處不辦事,亂辦事,吃拿卡要現象嚴重,導致“老實人拿不到貸款,拿到貸款的不是好人”的現象,大量信譽不好、人品差的人成為信用社的“黃金客戶”;還有信貸人員和貸款人相互勾結,相互勾結,向貸款人泄露信息,造成貸款損失。第三是就業不佳導致的道德風險。信用社選人用人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任人唯親、權錢交易現象依然存在。壹些善於謀職的所謂“能人”走上了信用社的領導崗位。這些人把信用社的資金當成自己的“私有土地”,肆意放貸,熱衷於發放個人貸款、關系貸款、大額貸款。為了逃避上級部門的監管,違規操作主要表現為拆貸、冒名貸款。更有甚者,貸款都是用假名字假身份證出的,真正的借款人壹個字都沒簽。壹旦貸款變得有風險,他們就不能。

(四)信貸風險防範機制不完善。壹是貸款“三查”流於形式,貸前調查缺乏科學全面的調查論證。信貸人員有時會根據貸方的口頭陳述做出草率的決定。有些審貸其實是社領導說了算,審貸小組沒用。貸後檢查更是流於形式。只是在填檔的時候,他們在貸後跟蹤單上簽字,貸款放出來之後,就沒人問了。第二,貸款擔保抵押名存實亡。抵押無效、抵押價值不足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擔保貸款是夫妻、父子互保,聯保貸款是父親貸款、兒子妻子擔保或貸款人互保的形式,根本逃避上級部門的檢查,沒有擔保效力。部分抵押未登記,導致多頭重復抵押,貸款風險過大。第四,問責不到位。信用社對造成信貸資金損失的責任人沒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損失賠償處罰制度。對於信用社造成巨額損失的責任人,上級管理部門不願意或不敢交給經偵部門或司法部門,內部處理最多給予下崗催收貸款或開除的處分。有的領導指使或指使下屬違規發放貸款嚴重,造成大量貸款損失。如果他們走了,他們的責任也不會被追究,形成惡性循環。違法成本過低,無法形成有效的行業自律和他律機制,導致信貸人員的壹種僥幸心理和攀比心理,沒有形成威懾機制。

(5)法律觀念淡漠。有的信貸員素質低,不學、不知道、不懂法律。有的信貸員在發放貸款時不懂得防範風險,對抵押物不評估、不登記,或者抵押物不具備抵押資格,導致抵押無效,發生風險時無法獲得優先受償;有的不扣押質押物,不辦理質押登記和過戶手續,或者擅自將質押物返還給自己,形成無效質押;有的人認為發放假貸款、假貸款不違法,卻認為只是貸款違規?;在催收過程中,不知道如何保護信用社的債權,經常因為貸款失去訴訟時效而無法保護;等等反映出信貸人員法律觀念淡漠的實質。

信用風險的主要特征(1)客觀性

只要有信用活動,信用風險就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確切地說,無風險的信貸活動在真實的銀行工作中是不存在的。

隱瞞

信用本身的不確定性損失,由於其信用特性,很可能被其表象所掩蓋。

(3)擴散性。

信用風險造成的銀行資金損失不僅影響銀行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還會引起連鎖反應。

(4)可控性

是指銀行能夠按照壹定的方法和制度,提前識別和預測風險,在過程中防範,事後化解。

第二,商業銀行如何降低貸款風險

這個問題太大了,至少需要壹本書來回答。從以下幾個方面(排名不分先後)簡單談談分析和防範風險:1,市場風險;2.政策風險;3.借款人自身的風險;4.擔保風險;5.還款風險;6.運營風險。從上面的風險調查中了解,然後設計如何規避風險,才能有效降低貸款風險。

第三,您認為如何有效防範和化解信用風險?盡快實現我區協會運行效率的大幅提升?

加強貸款營銷,全面提高經營效益。由於前幾年管理決策失誤,信用社歷史包袱沈重,經營舉步維艱。近年來,在聯盟黨委的科學決策和正確領導下,信用社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改進作風,主動出擊,積極響應聯盟黨委“註重效益,集中精力多賺錢”的號召,以全面提高經營效益為重點,切實加大了貸款營銷力度。截至2007年5月底,各項貸款余額已達1萬元,同比增加680萬元。不良貸款絕對額比年初減少33萬元;利息收入654.38+0.23萬元,同比增加60萬元,賬面盈余47.8萬元,同比增加55萬元,為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壹、明確認識——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切實增強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的意識。社全體員工壹致認為,只有切實增強發展意識,全面提高業務運行效率,才是解決社所有歷史遺留問題的關鍵,也是走出困境,敢於超越兄弟信用社的最有力舉措。同時“集體效益增加,個人收入增加”,只有信用社發展了,經營效率提高了,蛋糕做大了,信用社職工的收入才能相應增加。二、強執行力——積極響應和落實協會黨委的號召。今年年初,聯社黨委提出了以“經營效益翻番”為首的“三大目標”,吹響了縣域信用社加大貸款營銷、提升經營效益的號角。信用社積極響應信用社黨委的號召,牢固樹立“沒有效益就沒有生存,沒有效益就沒有發展”的理念,信用社全體員工奮勇爭先,創新營銷方式,爭奪優質客戶,全面占領了彭南農村金融市場。三、深入工作作風——積極加強客戶聯系。該機構要求全體員工徹底改變“公事公辦”的作風,擺脫“衙門化”的習慣,牢固樹立“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作風,主動加強與客戶的聯系,真正與客戶建立起互利共贏的新型戰略夥伴關系。“走出去”就是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客戶需求,積極開拓視野,努力尋找、培養和選擇優質貸款項目和黃金客戶。“請進來”是指經常邀請客戶提供各種項目融資信息、客戶信用信息以及改進服務方式和質量的建議。這樣就培養了壹批高質量的熟客。比如合作社重點培養與信用社的合作關系後,每月主動向合作社匯報生產經營情況,每季度主動向合作社匯去貸款利息。四。可行措施——找準切入點和營銷目標(1)更新營銷理念,找準切入點。針對信用社歷史包袱沈重、資產質量低下、經營效益停滯不前的實際,綜合分析原因後,信用社以“加強貸款營銷,努力盤活不良貸款”為切入點,改變鵬南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堅持“立足農村,支持三農”的原則;基於“立足社區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和實施“跨越式”、“交錯式”發展戰略的要求,我們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積極開展貸款營銷,走近客戶,走近客戶,了解客戶,努力發展優質客戶群體。(2)因地制宜開發農村市場,逐步形成新的營銷格局。壹是找準重點,加大支農力度,支持特色農業和綠色農產品生產。比如村裏發展花卉種植,大棚蔬菜種植。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該機構認為其發展潛力巨大。去年8月,積極向本村農戶投入種植貸款654.38+0.6萬元,今年開始初見成效。二是確定支持點,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和涉農企業的信貸投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如玉龍澱粉廠,由該社貸款33萬元支持,已初具規模,並逐年壯大。三是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合作社充分利用農戶的比較優勢,積極發放房產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助學貸款等低風險消費信貸業務,使其成為促進合作社發展的新的利潤增長點。五、服務到位——贏得客戶青睞。該機構壹直堅持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贏得客戶,拓展市場,在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上下功夫。按照“人無我有,人無我新,人無我新我快”的要求,做壹流服務,爭壹流速度,創壹流業績,踐行服務承諾,建快速通道,加快服務速度。並向客戶提出以下服務承諾:1,謝絕客戶宴請;2.無論申請的貸款金額多少,都將壹視同仁。3.貸款8萬元以下,24小時內送達客戶。貸款8萬元以上,48小時內送達客戶。4.為了降低客戶的資金成本,我們承諾為客戶簽訂最高額貸款合同,隨貸隨還。不及物動詞使考核硬起來——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為了充分調動員工參與信貸營銷的積極性,增強員工的責任感,提高信用社的經營效益,信用社建立了以效益為中心,以激勵機制為動力的考核辦法,實行了貸款營銷目標考核制度,以崗位目標工資的60%作為考核工資,逐月下達目標任務,每月進行考核,次月兌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09年6月65438+10月以來,合作社累計發放貸款5590萬元,實現凈投入1362萬元。七。強化管理——有效防範操作風險壹是嚴格按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做好小額農業貸款的評級、授信、發證、發放和管理工作。二是在大額貸款發放上,嚴格執行“三查”制度,嚴禁違規放貸。三是加大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力度,從貸款存量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