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築揚塵、垃圾焚燒,甚至火山爆發。霧霾天氣通常是由各種汙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在不同地區的霧霾天氣中,不同汙染源的作用是不同的。
霧霾天氣自古有之,刀耕火種、火山噴發等人類活動或自然現象都可能導致霧霾天氣。然而,人類進入化石燃料時代後,霧霾天氣才真正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能源快速消耗,人口高度集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些都為霧霾天氣的形成埋下伏筆。
有霧霾嗎?來源?,也?共犯?這是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壹旦汙染物在靜態氣象條件下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霧霾天氣。
首先是顆粒物的物理基礎來源。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其土壤質地最容易產生顆粒塵粒。
第二,運動不好導致灰塵。比如馬路中間花園裏的泥,街道路邊石上的土,下雨或潑水後流到馬路上,幹了壹個小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即使這些顆粒物落回地面,也會因為汽車的不斷經過而再次被拋到城市上空。
第三,塵埃的基本來源和運動差異的過程在壹定的空間範圍內聚集,粒子最終與水分子結節聚集形成霾。目前,在中國黃土高原地區的350多個城市中,霧霾結構的三要素相當豐富。
壹些霾事件的國家監測
2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2013年大氣汙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工作方案》,提出用3至5年時間,建立全國大氣汙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絡,掌握不同地區PM2.5汙染特征和構成差異,了解不同地區大氣汙染的健康影響。
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空氣汙染(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既包括急性影響,也包括慢性長期影響。霧霾對健康的影響涉及各個年齡段的人,但對老人、兒童、孕婦等易感人群來說更為嚴重。由於我國缺乏系統的長期監測,無法揭示霧霾特征汙染物的健康危害。迫切需要開展大氣汙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了解不同區域大氣汙染(霧霾)特征汙染物的濃度變化規律及其對人群健康的危害,為健康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根據監測工作計劃,2013年將在16大氣汙染(霧霾)較高的省(直轄市)部分城市開展大氣汙染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每個城市在空氣汙染相對較重的地區和汙染相對較輕的地區的1個社區設立了監測點。此外,還選擇了6個省(直轄市)農村地區的1個鄉鎮設置監測點。
通過監測點的設置,對空氣PM2.5進行采樣,監測PM2.5的質量濃度,重點分析影響人群健康的成分。同時,通過收集監測區域內的大氣汙染監測數據、氣象數據和居民死亡病例數據,分析不同程度的大氣汙染對居民總死亡人數和不同疾病死亡人數的影響,從而估算大氣汙染導致的居民超額死亡人數(率),評價大氣汙染的健康風險。通過壹定時期數據的積累,分析這種影響的變化趨勢。
此外,監測網絡的建設還有助於分析居民相關疾病的發病情況和對居民的急性影響,了解霧霾對小學生健康狀況的影響,為制定幹預和防護措施提供依據。
根據計劃,將於2013年冬季對人們的出行方式進行調查,通過未來3至5年的多次調查,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季節人們暴露於空氣汙染的特征,為健康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北京大部分地區能見度1 ~ 4公裏。北京仍處於黃色預警中。霧霾已經完全消散,要等到29日冷空氣主體過境,地面風速明顯增大,京津冀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好轉,持續的霧霾天氣才會結束。
2014年4月7日,據央廣網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長期持續監測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評估霧霾對人群健康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相關疾病,其中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的情況最為嚴重,死亡病例大多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張勇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的霧霾相關監測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壹是組織開展了大氣汙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監測;二是開展了相關研究;三是加強與環保、氣象部門的協作配合,促進信息共享和預警聯動。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全球近70%的空氣汙染相關死亡與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有關,25%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關,6%與肺癌有關。張勇表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長期持續監測霧霾。?希望通過長期連續監測,評估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希望加強部門間的合作,能夠應對霧霾對健康的影響。?張勇說。
抗擊霧霾的新聞對霧霾的純科學認識還不夠系統和完整。它的病因是什麽,對人體有什麽危害,有多嚴重,沒有權威結論。科學不強,人的悟性和自信就會少壹些依附。未來社會應對霧霾的不確定性可能高於霧霾本身。如果霧霾的嚴重程度繼續增加,不排除在某個時間會出現部分人群對霧霾的恐慌。
有科學家指出,造成霧霾的最大原因很可能是燃煤,而燃煤是中國近年來發展的支柱能源。每年仍將燃燒超過65438+億噸的煤,更不用說減少了。即使不再燒煤,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留在中國嗎?每個人都想要藍天,但是如果壹些人少用電,少用暖氣,少用空調,
也許讓人們少開汽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限制汽車的數量,但是馬上就有名人聲稱個人開車造成的汙染相當於在自己的小區?搞什麽鬼?這種毫無根據的民粹主義言論在網絡上贏得了不少掌聲。
中國幾年前明顯低估了工業汙染的嚴重性,政府的責任是第壹位的。大範圍的嚴重霧霾給全社會敲響了警鐘,也給政府上了壹課。抱怨也沒用,光喊要求?政府是做什麽的?如果我們都不真正采取行動,政府的?作為?只能是空頭支票,因為中國全民燒煤幾十億噸,每年新增汽車近2000萬輛,其中大部分是私家車。
外媒關註
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六天發布霧霾預警。預計遼寧中部、京津地區、河北、山西南部等地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環保部近日宣布,已啟動應急預案,組織12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重汙染天氣應對專項督查。各國媒體都對中國將如何應對霧霾表示擔憂。
美聯社報道稱,中國將空氣汙染視為?是否有損國家形象?政府已經制定了壹些措施,以便在汙染控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據彭博新聞報道,中國環境監測部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對空氣汙染物的實時監測,監管機構也發出了緊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時準確地預測和發布空氣質量信息,以確保公共信息的暢通。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壹般來說,控制空氣汙染需要幾年時間。中國政府采取的措施顯示了中國加快治理霧霾的決心,新措施至少可以代表改變的開始。
美國《環球郵報》24日稱,霧霾導致人們紛紛購買口罩和空氣凈化器,北京壹家電賣場的空氣凈化器銷量是平時的3倍。北京發布橙色預警後,不僅采取了工廠限產等措施,還禁止路邊燒烤。
路透社23日報道,霧霾天氣?掃?中國覆蓋65,438+05%的領土,環保部的檢查組將訪問鋼鐵、水泥和煤炭行業的建築工地和工廠,並將公布任何違反生產標準的行為。
法新社24日報道稱,危險的霧霾已經覆蓋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數天,中國國家氣象局周壹發布華北大部分地區霧霾黃色預警,這是該地區空氣重汙染連續第五天達到有害健康的危險水平。
德國《明鏡周刊》24日報道稱,霧霾籠罩了中國近15%的土地。在中國北方,人們飽受霧霾之苦。北京首次發布四級預警體系中第二高的預警級別橙色預警,醫院肺部疾病患者增多。
BBC網站的報道還專門刊登了駐北京記者西莉亞?海頓戴著面具的大腦袋。報道稱,空氣汙染已成為中國許多城市居民的無奈。民意調查顯示,霧霾的有害影響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最關心的問題之壹。
加拿大電視臺23日稱,中國的空氣汙染引起了公眾的憤怒,中國政府發布了多項應對空氣汙染的緊急措施,如根據車牌號限制河北石家莊的交通,北京的壹些拆遷、燒烤和煙花燃放活動將被禁止。
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前報道,中國的空氣汙染如果不引起高度警惕,下大決心、下大力氣治理,很可能會造成慘痛損失。壹些媒體還擔心空氣汙染可能危及中國的社會穩定。
《印度時報》23日報道稱,在國家及時發布預警的同時,中國也對汽車進行了限制,並暫停了壹些城市汙染源工廠的生產。官方數據顯示,北京已有36家企業停產,75家企業減產,河北多家鋼鐵生產企業及相關企業已於當天上午關閉。
韓國MBC電視臺稱,中國東部地區迎來了最嚴重的霧霾,面積達654.38+0.43萬平方公裏,是朝鮮半島的7倍。北京已被霧霾籠罩多日,街上行人稀少,但地下商場和地鐵裏人頭攢動。
韓國先鋒經濟網站稱,霧霾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很多人早上起床第壹件事就是查看當天的空氣汙染指數,以此來決定是否戴口罩,是否開車上班。
猜猜妳有興趣:
1.中國霧霾城市排名
2.霧霾城市名單
3.全球霧霾城市排名
4.關於霧霾的400字解釋
5.中國城市霧霾天氣排名
6.淡淡的霧霾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