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五果 五谷 五畜 五菜,指的是什麽?

五果 五谷 五畜 五菜,指的是什麽?

五果棗、李、杏、栗、桃合稱為五果,《內經》所倡導的飲食原則中有“五果為助”之說。

五谷?壹種指稻、黍、稷、麥、菽;另壹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

五畜五畜指牛、犬、羊、豬、雞,內經有“五畜為益”的說法,即在中醫五行理論的框架中,五畜與五味,五臟有了相對應的聯系,五畜也就有了其所入、所補之臟,指導了中醫的食養原則。

五菜中醫術語,古代的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蔥。《靈樞·五味》說:“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素問·臟氣法時論》:“五菜為充。”五菜是從性味的角度列舉蔬菜的代表,泛指各種蔬菜。

擴展資料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其余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壹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壹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