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不僅是寫作者能力和素質的表現,也是責任的表現。審計報告的撰寫對於每壹個審計人員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人都寫不好審計報告。以下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審計報告中的26個常見問題。歡迎閱讀。
審計報告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
1.缺少主題
壹句話沒有主語,反復出現。
2.文字描述與表格數據不壹致。
還是責任的問題?
3.模糊的表達
“增長很明顯”。沒有數字的支撐,增長怎麽可能明顯?妳想讓報告的讀者看看表中的數字,為自己做打算嗎?“有壹定差距”。這個“確定”是什麽?審計報告可以用這麽模糊的詞嗎?
4.用詞不當
“基礎工作踏實”,“紮實”更貼切。
5.問題描述語言令人困惑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我就不舉例了。
6.問題描述經不起推敲
比如在壹個問題的描述中,前面提到虛增費用的具體數額,後來又說因為被審計單位無法提供具體材料無法核實。
7.副標題的數量不對
副標題“四”後面是副標題“六”。
8.不解釋變化大的數字。
比如業務人員突然增加100%以上。為什麽不寫下原因?
9.不完整的單詞
“提前計劃全年”應該是“提前完成全年計劃”的意思。
10.不熟悉商業
尤其是對於剛開始寫審計報告的新手,審計報告中的壹個字壹句就能看出他對企業機構的業務是否熟悉。
11.缺少量詞。
這只能理解為作者的疏忽。
12.語言不夠精煉
壹個簡潔的語言需要長期的寫作練習,另壹個需要報告撰寫者在寫作中的深思熟慮。
13.直接將工作底稿的描述復制到審計報告中。
工作底稿中的描述需要細化後才能放到審計報告中,也便於報告的讀者理解。
14.定性問題的信息缺失點
如果只是定性描述,讀者很難理解發生了什麽。
15.問題描述缺乏時間
整個問題描述並沒有反映出問題發生的時間,只是在例子中,列出了壹個時間。
16.文學語言登陸審計報告
“壹個地方”、“不可或缺”可以用在文藝報道中,但用在審計報告中就不太合適了。
71邏輯混亂
已經不是邏輯混亂了,已經是紊亂了。不是他們瘋了,就是我瘋了。“在成功準備的過程中”,“成功”已經是結果了,又“在過程中”?
18.問題描述中有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不僅不能說明問題,還會幹擾審計報告讀者的理解。
19.在報告中加入壹些難以理解的詞語。
審計報告的讀者壹般不會親自參與審計項目,審計工作底稿中所寫的壹些術語和縮寫不易理解,因此審計報告撰寫者應在報告中使用清晰易懂的詞語。
20.審計報告電子文檔的文件名過於簡化,規範壹般要求文件名。
為什麽有些審計人員在寫審計報告時經常犯同樣的低級錯誤?這不僅是因為審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也是因為考核不力,考核標準缺失。同時,還有壹個問題,就是審計報告的評價標準有些方面是可以量化的,但有些方面不容易量化。
彼得·德魯克在他的管理學著作中說,管理能力不是教出來的,只能通過學習獲得。同樣,寫審計報告的能力也不是壹遍又壹遍的教出來的,而是通過審計人員的認真學習、琢磨和實踐來提高的。
211.自創標準
比如上級組織只給被審計單位下達了年度計劃目標,而有的審計人員在審計報告中創造了半年度計劃目標。這其實只是時間安排的概念。當然,有些上級組織會對下級組織在計劃時間和進度上給予指導,而不是硬性考核。
22.這個句子的意思令人困惑。
壹句話表達的意思很多,意思左右,沒有主題。
23.語言表達不當
直接摘錄被審計單位的書面材料有些審計人員直接將被審計單位的書面材料摘錄到審計報告中,不僅與標題不符,還夾雜著主觀色彩。
24.標點符號的誤用
例如,應該用句號的用分號。
25.問題的重復出現
以前提出的問題反復出現,審計報告中的壹些問題被反復強調。反復出現的原因,既說明審計人員不積極,也說明他們不善於總結經驗。把之前批過的報告拿來再看壹遍,妳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26.沒有進壹步探索的意願。
沒有進壹步探究的意願,只是把數據放在審計報告裏,並沒有探究數據背後更多的信息。這不僅是寫審計報告時的思維習慣,也代表了審計檢查中的思維習慣。
審計報告知識
1,審計報告的作用:
(1)取證功能。審計報告能夠驗證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所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合法性、公允性和壹致性。
(2)保護。審計報告在壹定程度上保護了被審計單位的財產、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以及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3)證明。審計報告能夠證明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完成了預定的審計程序,並基於審計工作底稿客觀地發表了審計意見;所發表的審計意見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符;審計工作的質量是否符合壹定的要求。通過審計報告,可以證明註冊會計師履行了審計責任。
2.審計報告的分類
(1)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是指註冊會計師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進行檢查,確認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述清晰,無重大遺漏;報告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的要求,我們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元保留感到滿意。元合格意見是指註冊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的反映合法、公允、壹致,能夠滿足非特定多數利益相關者的需要。
(2)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是指註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審計意見。註冊會計師經審計,認為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總體恰當,但有下列情形之壹的,應當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者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的;由於審計範圍有限,無法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獲取應有的審計證據:個別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不符合壹致性原則。
(3)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否定意見是無保留意見的反義詞。認為會計報表不能合法、公允、壹致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註冊會計師經過審計,認為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具備下列條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嚴重違反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的;會計報表嚴重歪曲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的。
(4)不能(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法表示意見是指註冊會計師說明無法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壹致性發表意見。在審計過程中,如果審計範圍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境的嚴重限制,無法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致使註冊會計師無法對會計報表的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的,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3.審計報告的壹般原則
(1)註冊會計師應當按照本準則的要求,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對會計報表進行壹般性復核,並根據經核實的審計證據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
(2)註冊會計師應當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
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是指審計報告應當如實反映註冊會計師的審計範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
(3)註冊會計師應當要求被審計單位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審計差異進行調整。被審計單位不接受調整建議的,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需要調整事項的重要性,確定是否以及如何在審計報告中反映。
(4)對於被審計單位截至審計報告日尚未調整或披露的後期事項,註冊會計師應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調整或披露。如果被審計單位不接受該建議,註冊會計師應根據其類型和重要性確定是否以及如何在審計報告中反映。
(五)對於被審計單位截至審計報告日尚未披露的或有損失,註冊會計師應當要求被審計單位予以披露。被審計單位不接受該建議的,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其重要性確定是否在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
(6)註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由註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簽字,然後送委托人,不經其他單位審核同意。註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時,還應當附送經審計的會計報表。
(七)註冊會計師應當要求委托人按照審計業務約定書的要求使用審計報告。因委托人或其他第三方不當使用審計報告而造成的後果,與註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