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靈驛站廣播稿大全
篇壹:心靈驛站廣播稿6
心靈驛站廣播 第六期
給妳的天空劃壹道絢麗的亮色
給妳的世界奏壹曲動聽的歡歌
這裏是心靈驛站廣播欄目
同學們,下午好!
背景音樂(11-track 12-track)
每壹次相聚都是那麽短暫
每壹次懷想都是那麽回味無窮
讓我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在知識的海洋裏翺翔, 讓我們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勇敢向前飛吧。 謝謝大家的收聽。
篇二:心靈驛站廣播稿第四期
給妳的天空劃壹道絢麗的亮色
給妳的世界奏壹曲動聽的歡歌
這裏是心靈驛站廣播欄目
同學們,下午好!
背景音樂(07-track 08-track)
首先給大家讀壹封學生的來信:
我是壹個不善言談的學生,不習慣在公***場合說話,性格孤僻,往往遇到事情時不知怎麽辦才好,和父母談不來。在學校沒有知心朋友,有煩惱他們誰也幫不上忙。行動散漫,學習沒有上進心。總之壹句話,生活的壹切都不讓我滿意。我這樣的人該怎麽辦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心理老師給的答復是:《尋找生活給予我們得盛禮》
我們先來看兩個故事:兩個小女孩兒在玫瑰園裏玩耍,壹個小女孩沮喪地說,玫瑰花不好,因為有刺紮到她;另壹個女孩卻滿是歡喜地說,玫瑰花既艷麗又有者迷人的香氣;同樣的半杯水放在桌子上,悲觀者說,只剩半杯水了!樂觀者說,還有半杯水呢!
再來說說這位同學,不善言談的人,大多善於思考,不善言談的人讓人感覺內斂,往往更有魅力;遇事不知怎麽辦才好,是否可以把它理解成,自己做事不武斷,不會因為壹時的沖動而釀成禍害……
生活的不如意來自我們對生活的過高期望,其實,生活本身賦予了我們太多的可以為之感謝的盛禮。當壹個人為自己的鞋上漏了壹個洞而哭泣的時候,卻發現街上的人沒有腳。
照照鏡子,看看那個四肢健全,並且可以微笑,上帝創造出的獨壹無二的妳!
音樂《相信自己》
下面給大家講壹講自我暗示的問題。
自我暗示有著驚人的力量
前蘇聯的心理學家普拉頓諾夫認為,自我暗示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肌體內部的皮層過程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的現象,這種皮層過程與過去第二信號系統的刺激有聯系。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自我暗示的現象。例如,清晨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壹下,如果看到自己的臉色很好,往往會心情舒暢,這是壹種積極性的暗示。如果在鏡子中,發現自己的臉色不好,眼皮略有浮腫,懷疑自己腎臟可能出了毛病,於是就感到了腰痛,這是壹種消極的暗示。
每個人的自我暗示性高低不壹樣。有的人自我暗示性很高,有這樣壹個典型的例子,壹位女士曾經觀看過壹位著名催眠家的表演,對他非常佩服。壹天,這位女士和丈夫正在餐廳吃飯。碰巧看到那位著名的催眠師也走進餐廳,並朝
女士身邊的空座位走過來,這位女士心想:“看樣子,他要坐到我對面了,就要給我催眠了。”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還沒等到催眠師坐下來,女士的面部已經發生變化了,眼睛微閉了,頭也低下了,很快就睡著了。
自我暗示性高的人,有時也可導致可怕後果。曾經發生這樣壹個事故,壹個人偶然被關進了冷藏車,當時車中的冷凍機並沒有開動,可這個人卻被凍死了,這是自我暗示起作用的可悲結果。
自我暗示運用得當,可以避免壹些不幸後果的發生,還可以治療壹些疾病。國外有壹種治療癌癥的獨特心理治療法,稱作“內視想象療法”這種心理治療方法,是讓病人想象自己的白血球正在不斷地擊敗入侵的癌細胞,有的患者靠這種方法使病情得到控制。這實際上是壹種自我暗示療法。這種自我暗示療法被廣泛應用。壹些人到醫院看病,聽到別的病人講,某某醫生醫術高,治他患的這種病特別有辦法。碰巧他掛到了這位醫生的號,於是就想,我真幸運,看來這個病很快就會好了。這種自我暗示和醫生的治療、服藥壹道發揮作用。
自我暗示的方法,也應用於運動員的自我訓練中,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運動員往往由於比賽前與比賽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如怯場、緊張等,而不能很好的臨場發揮。因此,對運動員進行自我調節的自我控制訓練,對於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有重要意義,這種自我控制訓練,采取的壹個重要方法是自我暗示訓練。這種自我暗示能夠達到自我調節,可以自我控制思考的內容,引起積極的情緒,消除緊張、慌亂的情緒,使運動員進入最佳的競技狀態。
什麽是心理暗示呢?老年精神衛生專家陳昌惠教授說,暗示是壹種心理現象,它沒有任何物質基礎,卻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如心理醫生為患者治病時,就常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壹位少女因驚嚇而站立不起。經檢查,她軀體沒有問題,這時,醫生對她說,我們這裏有壹種特效方法能治妳的病,然後給她服用和註射壹些安慰劑。過幾天告訴患者,妳的腿完全好了,可以站起來走路了。少女真的站起來邁開雙腳。這是運用良性的心理暗示產生治病療效的。相反,國外做過這樣的實驗:壹個死囚被告知,他將被割腕,壹滴壹滴流幹全身的血而死。實驗時將死囚雙眼蒙上,用刀背劃壹下他的手腕,然後搞出滴答的滴水聲。時間不長,死囚就被嚇得昏厥死亡。
因此,當我們在學習時,應當多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音樂《隱形的翅膀》
每壹次相聚都是那麽短暫
每壹次懷想都是那麽回味無窮
讓我們揚起自信的風帆,在知識的海洋裏翺翔,
讓我們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勇敢向前飛吧。
謝謝大家的收聽。
篇三:心靈驛站廣播站稿件
寫給怕走彎路的妳
生涯規劃,的確能幫助人們躲避風險,少走彎路。但是人生真的有直路嗎?或者說,壹條直線的人生,真的幸福嗎?
19xx年奪得NBA總冠軍後,已擁有3枚冠軍戒指的喬丹開始覺得籃球生涯變得平淡,“沒有什麽可以挑戰的了”。喬丹對於籃球的熱情開始減退。 19xx年8月,壹部分人則說:“至少他在嘗試。”對於這些聲音,喬丹,那個曾經為了勝利不顧壹切的喬丹,他自己怎麽看?
教練有點擔心喬丹,他問:“妳的感覺如何?”喬丹說:“我每天早上起床,給自己做份早餐,然後開上車,去球場開始晨訓。當時路上壹個人都沒有,我看看旁邊的位置,我看到父親。我會對他說話,說:‘爸爸,我們可是在壹起打棒球哦。’”喬丹的父親詹姆斯開車前往壹個朋友的葬禮。回來的路上,他把車停在壹個小鎮上休息。兩個年輕的歹徒盯上這輛車,搶劫並槍殺了他。 噩耗傳來,喬丹陷入毀滅性的打擊。 喬丹和父親的關系很獨特。他們既像父子,又像兄弟,他們會壹起打高爾夫,聊天泡吧,甚至偶爾壹起去小賭壹把。
在父親去世前壹年,他們曾經討論過關於打棒球的事情。他父親對他說:“別再打籃球了,為什麽不試試看,給棒球壹個機會呢?”那正是他父親教他的第壹項運動。父親的離開推動了喬丹想要做些什麽的念頭。他的選擇是在壹片唏噓中退役,半年後,他開始了棒球手的職業生涯。喬丹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把對待籃球的認真和努力加倍帶到了棒球場:他是棒球場上最努力的人。“每天,他是第壹個到達賽場,又最後壹個離開的人。”他的教練說。喬丹會每天早上6點到達運動場,自己練習,在隊友來之前做壹些訓練。然後練習擊球前向後引34盎司(0.96公斤)重的球棒300至400次。在壹天的訓練結束後,喬丹還會對他的擊球教練說:“我們可以再練壹會兒嗎?我覺得我已經有點上手了。” 這樣努力的喬丹,是不是如某些大師所說,人生無極限,努力就壹定能成功? 很可惜,真的不是。19xx年4月8日,喬丹首次參加職業棒球比賽。但壹個賽季下來,他在參加的127場比賽中,擊打成功率僅有20.2%;30次盜壘,114次被三振出局。在436次擊球中只打出3個本壘打,50個有效擊球。成績徘徊在棒球運動傳說中的挫敗底線“門多托線”附近。人們對此惡評如潮,有運動周刊用他來做封面:“喬丹讓棒球難堪了。”另外
喬丹內心深深地享受這份寧靜,他的棒球生涯是獻給父親的,並不精彩,但很溫暖。在父親離開的頭兩年,他重新觸到了自己在籃球場上無法觸及的生命的溫度。喬丹的生涯走出壹個巨大的曲線,父親的離開讓他直面生命的其他維度,他決定遵循自己的內心,為自己和父親打兩年球。誰又能說,那兩年的喬丹,那個在籃球場上宛若上帝親臨,卻在棒球場內四處碰壁、灰頭土臉的喬丹,他的手指上,沒有戴著自己心中的冠軍戒指?
生涯無直線,當妳看到壹個人在高度、深度上都沒有什麽發展時,也許他並不是在墮落,他只是在填充自己的內在維度,找回自己的平衡。
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認為如果壹個人既沒有提升,也沒有變得更加專業,那就壹定是在無所事事、不務正業。其實也許那個人正在妳看不到的維度努力挑戰著自己的極限,修煉著自己的功力。
喬丹幾乎集中了所有人覺得可以成功的理由:為父親出征的意誌,對於勝利的渴望,無人懷疑的強大自制力,比別人都努力的投入,以及優秀的運動員天賦。但是這樣也無法讓他超越個人極限,成為棒球好手。壹個人壹輩子,也許只能在壹個領域成為絕頂高手。喬丹的收獲是什麽?
我想喬丹的收獲有三。第壹個是父親的心願已了,他可以安心地打籃球了。第二是他在棒球場上深刻地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籃球天賦。第三,他了解了失敗,更加珍惜成功。
正如公牛隊的主教練傑克遜所說:“我想打棒球的經驗是讓他重新回到籃球場上的原因,他理解他被賦予的天分,在(籃球)這項運動中,他如此與眾不同。”妳敢說,這不是壹次偉大的成功?
所以回到文章的開頭,我想現在的妳也如我壹樣,能夠很堅定地回答那個問題:環島旅行,他們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海灘上追逐打鬧和遙望海上的風景。如今,還健在的5位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已經受夠了每天只能靠藥物和醫療器械維持生命,他們受夠了衰老帶來的孤獨和無趣,他們受夠了這樣在頹廢和絕望中壹天天消耗生命。
如果喬丹沒有去打兩年棒球,那麽他壹輩子也許只能拿3個冠軍戒指。
人生不壹定每壹步都要走直路,因為彎路上有我們必做之事。
不曾老去
在臺灣,有5位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們是多年的好友,曾壹起度過很多快樂的日子。然而,當青春不在、歲月遠去,匆匆流逝的時光只留給他們無數歡快的記憶和如今滿是病痛的身體。
他們5個人的平均年齡是81歲,整天佝僂著腰,異常衰老的身體就像快要報廢的機器壹樣,就連走路、吃飯都會讓他們感到疲憊。生命對他們來說就是走向死亡的倒計時,他們只能靠藥物和各種醫療設備吃力地維持著自己的生命。
就在這時,他們的壹位好友去世了。為了能夠送好友最後壹程,5位步履蹣跚的老人重新聚在了壹起。他們圍坐在飯桌旁,互相打量著彼此衰弱不堪的樣子,都壹言不發。
突然,其中的壹位猛地壹拍桌子,把大家嚇了壹跳。他目光堅定且斬釘截鐵地說道:“去騎摩托車吧!”大家扭著因為衰老而略顯僵硬的脖子吃驚地看著他,然而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他的心思。
年輕的時候,他們曾是壹群騎著摩托車與風追逐的騎士。那時候,他們不是5個人,而是7個人。另外兩個,其中壹個是位年輕漂亮的女孩,是5人中某壹位的愛人;還有壹位,就是如今已經去世的這位好友。他們7個人曾經騎著摩托車做過
當5個人都同意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們扔掉了藥瓶,拔下了輸液管,穿上最精神的衣服,努力挺起胸膛,步伐緩慢但是異常堅定地邁向了外面充滿新鮮空氣和灑滿陽光的世界。
他們5個人,壹個重聽,壹個罹患癌癥,3個有心臟病,每個人都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然而,就是這樣5位垂暮之年的老人,重新開始了體能訓練。渾身的肌肉和關節都已經快要僵化的老人們,在訓練中常常感到身體無法再支持下去了,可是誰都沒有放棄。因為他們知道,活著的意義不是為了每天吃藥或撐著不死,而是為了讓人生重新煥發活力,讓自己活得痛快。
他們花了6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鍛煉和準備。當壹切都準備好之後,他們騎著摩托車上路了。他們有的人把好友的遺照放在車後,有的人把亡妻的照片掛在車前,這壹次,他們仍舊像年輕時壹樣,還是7個人壹起去旅行。
這壹路上,他們的身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每個人都咬牙堅持著,誰也沒有離開。他們的環島旅行總***用了13天,騎行1139公裏。從北到南,從黑夜到白天,就這樣不斷堅持著。他們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心願。
旅行的終點,就是他們7個人當年追逐打鬧的海灘。如今,剩下的5個人帶著滿臉的皺紋和滿身的病痛再壹次來到了這裏。他們5個人又像年輕時壹樣互相打鬧著,雖然動作緩慢了許多,但是仍舊充滿了快樂。
玩夠了之後,他們默默地站在海灘上,有人高高舉起好友的遺照,有人輕輕環抱著亡妻的照片,他們就像當年壹樣,遙望著碧藍的大海。仿佛,他們7個人從來就沒有分開過。
我們都將老去,我們都會萎靡不振,我們都會對生命失去激情。但即使我們垂垂老矣,即使我們壹無所有,即使我們正承受著身心兩方面的痛苦和折磨,我們仍舊可以活出轟轟烈烈的人生,活得頂天立地。
去騎摩托車吧!不管妳何時上路,都不會遲!
旅行,拯救不了平庸的生活
壹位旅行攝影師給我們講述他的旅行經歷,還有他所認為的理想的旅行方式。他說,他曾受眾多雜誌、網站的邀請,在25歲前就去過30個國家,他的護照上敲滿了鋼戳,他拍了近10萬張照片,吃各國的食物,上各國的廁所,而且還賺得盆滿缽滿。但他咬牙切齒地說,這壹切都毫無意義。 他說,我們都聲稱自己熱愛旅行,時不時就有放下學業和工作去旅行的念頭,但卻很少問過自己為什麽要去旅行。所有的導遊都應該是心理學家,因為“人們去旅行應該是為了獲得安慰與力量,在陌生世界獲得治愈”。
可是,當妳看到人山人海的長城與故宮,當妳排隊幾小時登上黃山、泰山、雁蕩山,當妳在曼谷大皇宮的宮殿內著急地尋找廁所,這種旅行並不會改變妳。 這其實並不算是多麽新鮮的言論。我見過太多人,壹年去兩個國家,卻照樣談吐無聊、頭腦僵硬。太多的人是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或飛機,花三個小時排隊在當地地標前拍壹張自拍照,分享到朋友圈以供炫耀。
旅行,真的是壹個能讓所有人激動的點子。這壹切都沒有錯,出去走走,看美景、吃美食,來壹場瘋狂的購物與代購,如果妳覺得滿足,壹切都沒有關系。但是,拋開壹切因素,妳真的有想過妳為什麽要旅行嗎?我用攢了兩年的積蓄去了壹趟日本、泰國和柬埔寨。我半夜起來搶亞航的廉價機票,為了簽證能否成功而惶惶不安,
花壹個小時去研究壹個酒店是否值得預定,看攻略,換外幣,學外語,替人羅列購物清單,信用卡開始透支?當壹切搞定,我前往日本、泰國之後,卻懵了。所有在互聯網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都是人山人海,而且幾乎每分鐘都能聽到有人用中文大聲叫嚷。我以最慢的速度排隊進入各大熱門的景區,我想去閱讀每壹尊雕像上鐫刻的文字,卻壹次次被戴著小紅帽的中老年旅行團沖到外圍。
我甚至覺得,這個建築,還沒有我老家縣城的漂亮;這個湖,還沒有母校裏的清澈?我就這樣開始抱怨,然後回到酒店,壹個人看電視。太多的人,在出發前興奮難耐,卻在到達目的.地後情緒壹落千丈,在酒店裏吃泡面,換個地方繼續宅著。而這些,怎麽可能改變壹個人,怎麽可能帶給人力量? 我也曾跟隨旅行團去歐洲,坐著大巴,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除了午夜在酒店裏和陌生人玩三國殺,完全沒有什麽值得回憶的地方。 是的,我看到了盧浮宮,我看到了《蒙娜麗莎》,但我又得到了什麽?我不知道。我問了許多同行的夥伴,他們說,最大的收獲就是完成了家人給他們的代購清單。 我回想我的旅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那些我記憶中最清楚的鏡頭,沒有壹個出現在任何壹個旅行攻略網站或旅行圖書上:那是同行夥伴間的依靠與依賴,那是在旅遊地點與那裏的人和物的***鳴。
旅行應該是壹種精神體驗,批量同質化的旅行線路其實就是壹種精神的洗腦。它不但沒法讓我們找到自己,反而讓自我迷失得越來越遠。當然,旅行更應該是充滿意外的,這就如同生活,我們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人生路線生活。如果我們真的能適應變化的旅行,那我們為什麽無法接受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如果我們喜歡這些未知,那又何必在生活中謹小慎微、步履維艱?
旅行不是萬能藥。今天的杭州下著雨,我在房間裏看書寫作、聽音樂、訓練冥想。其實有的時候,我覺得,這種生活和千篇壹律、枯燥無味的旅行相比,更能帶給我幫助。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地方值得我們去走走,我們其實可以隨時開始壹次不限時間的旅行。妳能做的其實很多,其實妳壹點不寂寞。將壹切的煩惱拋在腦
後,制定壹條最適合自己的線路,多讀點介紹旅行目的地歷史文化的書,找壹位誌同道合的旅行伴侶,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中。真的,這才是有意義的旅行。
壹人不愛,何以愛天下
壹位老作家,德高望重,著作等身。某位前去拜訪的年輕作家,曾經認真拜讀了他全部的作品,卻在內容之外發現了壹件很有趣的事情。 他所著的每壹本書的字號都比通常的書籍偏大壹些。做書和讀書的人都知道,字號偏大的結果會讓紙張變多、書脊變厚,而且印刷出來也不好看,顯得笨重、粗糙。 年輕作家問他是不是找了不專業的版式設計師,他搖頭,說是自己要求這樣做的。因為他母親的眼睛有壹些小問題,看字模糊,又因為體質原因不能長時間戴老花鏡,所以他特意囑咐設計師,壹定要把字號調大。年輕作家有些不能理解,說:“書畢竟是給所有讀者看的,這麽任性會不會不太好?”他笑著搖搖頭,說:“如果全世界都看到了,只有她沒看到,那我寫那麽多字又有什麽意義呢?”電臺節目中,壹位著名詞作者與主持人深夜對話。
主持人問詞作者:“為什麽會創作出那麽多感人至深的歌詞?”她回答,是因為年輕時曾有過壹次刻骨銘心的戀愛,她把所有因情而生的感觸都寫進了歌詞中,才成就了無數經典。 主持人又追問:“那個男人聽到這些作品後有什麽反應嗎?是被感動,被震撼,回心轉意,重燃愛火,還是因為私密情感被曝光於世而惱羞成怒?” 這位壹直表現得聰明又得體的女人忽然哭了出來,哽咽著說:“其實他什麽都沒聽到。”他們因壹次爭吵而賭氣分手。兩個月後,她想要挽回,男人卻在壹次意外中被擊中頭部,當場喪命。主持人連聲安慰,說雖然人已逝,但畢竟他曾經的存在給予了她無限靈感,從而讓她擁有了成功的作品與富足的人生,她應該感到慶幸。 她大哭,說:“那又怎麽樣呢?我所有的歌都是寫給他壹個人的,他聽不到,就算我的歌挽救了許多婚姻、感動了所有戀人、得到了萬千粉絲,於我而言,還是白寫了啊。”
樓下有家小飯店。 飯店裏只能放得下三張桌子,但店裏很整潔。最主要的是,廚師——也就是飯店老板,燒菜當真好吃極了。 壹只小瓦罐,煲出的鴿子湯鮮美無比;壹碟麻油雞絲,可以讓人吃到舔凈盤底才罷休;就連最簡單的蛋炒飯也令人回味無窮。日子久了才知道,原來老板曾是香港某著名餐廳的主廚,許多明星和政界要人都吃過他燒的菜。 問他為什麽會蝸居於此,他說女兒在這邊讀書,他就跟媳婦開了這間小飯店來陪讀。我說:“妳在香港工作那麽久,積蓄應該不少,為什麽不尋個黃金地段,選個大點兒的店面經營?北京的飲食行業這麽火,肯定會賺大錢的。”他說:“要真想賺錢,我就不會回來了。現在開這間小店不過是打發時間,最主要的目的是給女兒燒菜。妳知道嗎,每天我去買最新鮮的菜,再精心加工,看她回來吃得幹幹凈凈,就是最大的幸福。”我說:“可是很多人都愛吃妳做的菜啊!昨天還有人排隊要打包好幾個菜,加錢都樂意,妳卻說要給女兒做飯,死活要關門打烊。”他眼睛壹瞪:“他們愛吃關我什麽事?他們有全北京的飯店可以選,我女兒只有我。餵飽她,比餵飽整座北京城都重要!”
壹位公交司機被選為年度勞模,接受表彰後,記者問他:“20年來,妳從未遲到早退,也不曾有過任何壹次缺崗曠工,是什麽力量讓妳這麽熱愛這份平凡的工作?”他憨厚地笑著說:“沒啥原因。我家窮,買不起車。我媳婦特別好,結了婚也不強迫我掙錢買車,說:‘妳去開公交吧,開我上下班那條線,這樣就當妳每天都在接送我,我知足。’後來壹開就是這麽多年了。”記者聽得壹楞壹楞,半晌才醒過神來,尚不死心,又追問:“那這麽多年,無論什麽天氣,您都風雨無阻,按時上崗,壹定是壹個特別有責任感的人。” 他說:“啥是責任感?我不懂。我就知道要是對自己媳婦說話都不算數,還能對誰說話算數?那就不能算個老爺們兒!”壹位著名畫家偶爾會將自己的畫作送給親友,然而在他離世後,大家才發現,
在每幅裝裱好的畫卷的背後壹角,都寫有兩個小小的簡單的字母。那是他早逝妻子的名字縮寫。每個得到贈畫的人都以為他是為自己而畫。只有他自己明白,所繪的每壹筆,只為了壹個人而已。
壹個人與全世界,天平的兩端,哪個更重?這似乎是壹個很簡單的問題。
然而有些人,終會選擇那個在自己心目中獨壹無二的人。願意為妳背叛全世界,也願意為妳向全世界彎下腰去。全世界自有全世界的人去愛。而妳只有我,我也只有妳。我們終究是俗人,做不了博愛的上帝。這無須覺得羞恥,只能說明我們擁有人性中最親切也最溫柔的壹種自私。這種自私並不令人反感,只會讓人產生***鳴。 壹人不愛,何以愛天下。即使擁有壹切,亦終究逃不過生命的孤獨。那麽,還是量力而行吧。與其拼命追索天下,不如留幾分余力給那個重要的人,也許更能品嘗到活過壹場的甜蜜和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