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華民國史的內容

中華民國史的內容

《中華民國史(***10冊)》是在吸收傳統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優點的基礎上編纂的壹部新紀傳體大型史書。全書***550萬字,十個分冊,包括:“論”壹冊、“誌”四冊、“傳”四冊、“表”壹冊。正16開本,精裝,十冊壹次性整體推出。   第壹冊“論”,對應於傳統紀傳體史書的“紀”(或“本紀”),以中華民國政權演變為基本線索,主要反映了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由興到衰的全過程,也反映了中國***產黨由從誕生到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全過程。   第二冊至第五冊“誌”,分為政治制度、經濟、軍事外交、文教社會四卷。政治制度卷包括職官誌、政治制度誌、議會選舉誌、政黨誌、法律誌等;經濟卷包括農林誌、工礦誌、交通誌、商貿金融誌等;軍事外交卷包括兵誌、戰爭誌、革命軍隊誌、外交誌等;文教社會卷包括文學誌、藝術誌、教育誌、學術誌、科學技術誌、風俗誌、社團誌、水利誌、災荒誌等。   第六冊至第九冊“傳”,分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人物、南京國民政府人物、中***及民主黨派人物、社會各界人物四卷,對民國時期的300多位重要人物列傳,力求用史實盡量客觀公正,簡明、生動地再現歷史人物,既寫出他們壹生的主要經歷,也突出他們在民國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十冊“表”,分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教四大類,對復雜紛繁的史事進行簡明扼要的列表歸納,如職官表、軍隊序列表、中外條約表、民族資本發展表、重大事件表等。

各冊統合起來,就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到文化教育、社會風俗,全面反映了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全貌,使讀者通過《中華民國史(***10冊)》既能認識中華民國的歷史發展脈絡,又能把握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況,還能了解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漸變的總體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