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麽壹些人,在說出代表性的話語後,總會招來壹片“當場打死”的調侃。他們,就是白學家。
“白學家”壹詞,來源是日本著名戀愛遊戲公司LEAF會社制作的壹款戀愛文字冒險類遊戲《白色相簿2》。所謂戀愛文字類冒險遊戲,即玩家可通過不同的選項來決定故事走向的視覺系小說。在打上“戀愛”的標簽後,玩法更是顯而易見,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與不同的女性角色走向或喜或悲的結局。《白色相簿2》則是由於其過於復雜糾結的感情線而成為了其中的翹楚。這本是壹件值得稱贊的事情,然而也正是由於遊戲中的感情糾葛達到了治絲而棼的程度,兩位女主角的粉絲們紛紛選邊站隊、水火不容,出現了激烈的黨爭。長期以來,這兩位女主角的粉絲們通過考據、寫論文等手段相互口誅筆伐,對遊戲本身的探索也達到了可以被稱之為“研究”的地步。在網傳日本某大學把《白色相簿2》作為壹門選修課程後,相對於把《紅樓夢》的學問稱為“紅學”,中國大陸開始把《白色相簿2》的學問稱為“白學”。研究白學的人自然也成為了“白學家”。
“白學家”的身份很好辨認,因為他們口中的話叫做“白話”,皆出自遊戲原作。常見的白話句式有:“為什麽妳會這麽熟練啊!妳到底做過多少次啊!”、“是我,是我先,明明是我先來的”、“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兩件快樂事情重合在壹起,得到的,本該是像夢境壹般幸福的時間。但是,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等等。這些“白話”經常被套用於各種與“白學”無關的場景中,尤其以三角關系為甚。他們逐漸成為網絡新梗,但大量的跟風隨之出現也讓“白學”備受詬病,產生了“書上說見到白學家,當場打死”、“進入白學現場請戴好安全帽”的系列表情包。在調侃性地人人喊打的同時,不得不說這也為白學開辟了新的傳播途徑。
《白色相簿2》遊戲於2010年發售,改編的動畫在2013年播放。但是白學梗卻是在2015年迅速傳播,至今也沒有冷卻的跡象。究其原因,就要說是在2015年,“白學”與每位國人熟知的魯迅先生強行扯上了關系。在壹次黨爭中,有壹位粉絲模仿魯迅的文筆,在觀點之前加上了“我即使是死了,釘在棺材裏了,也要在墓裏,用這腐朽的聲帶喊出”這樣壹句話,並配上了魯迅的照片。這個假的名人名言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甚至有人誤認為觀點前的這句話出自魯迅的親筆。同時,也有人笑談魯迅倡導的白話文運動也是“白話”文運動,並給魯迅戴上了“白學先驅”的帽子。隨著這個段子的廣泛傳播,《白色相簿2》也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但是,無論怎樣,到底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第壹次有了喜歡的梗。有了能刷壹輩子評論的段子。兩件快樂的事情重合在了壹起。而這兩份快樂又給我帶來更多的快樂。得到的本該是像夢境壹般幸福的時間但是,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為什麽要打死我們“白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