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蘇興化烏巾蕩龍舟大賽
端午節賽龍舟在江蘇省興化市有著悠久的傳統,有其根源和清晰的脈絡。兩千多年前,昭陽將軍在食邑興化的時候,屈原是大夫,——,是楚國公族趙、屈、荊的大員。興化的歷史有著深深的楚文化烙印和屈原情結。明朝《興化縣誌》年明確記載,先民每年端午節都舉行“賽龍舟”紀念屈原。
與烏金當舉辦龍舟賽,也是彰顯興化市深厚文化底蘊,挖掘烏金當文化,放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興化木船制造技術效應,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打造文化旅遊亮點和品牌的壹次盛會。
2008年起,興化市恢復龍舟比賽,並命名為“烏金蕩龍舟賽”,每年舉辦壹次,至今已舉辦13屆。第十四屆烏金蕩龍舟賽將於2022年舉行。經過十余年的舉辦,該活動已成為江蘇省優秀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點項目,成為興化市的壹處風景名勝,成為展示興化市傳統文化的窗口,成為建設文化強市的品牌,成為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2、湖南嶽陽汨羅江國際龍舟節
嶽陽是龍舟運動的發源地。早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盡。當地百姓聞訊後,紛紛引舟施救,呼喚屈原,並向河中心投擲粽子、饅頭等食物,乞求妖怪不要吞吃屈原。為了紀念這位世界文化名人,每年的這壹天,人們都會在江上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家家戶戶都會掛艾葉、菖蒲,燃放雄黃酒,喝雄黃酒辟邪。這項活動壹直持續到今天。
自1987年起,在國家體育局和國家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嶽陽市開始在南湖舉辦集體育、文化、經貿、旅遊為壹體的大型龍舟節(賽)。該活動已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海外市場23個重要節日之壹。
3、廣東東莞龍舟競渡
東莞端午節是東莞影響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傳統文化活動。東莞人賽龍舟,不是壹天兩天,而是壹個月,所以叫龍舟月。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從每年農歷五月初壹開始,東莞開始為期壹個月的龍舟比賽。比賽分兩種:壹是友誼賽,群眾稱之為“占便宜”。沒有獎品,也不需要主辦方組織。當兩條或多條龍舟在河上相遇時,往往會自發競爭。這種比賽沒有固定的時間和路線,可以自由聚散。另壹種競爭形式是“競價”,即“爭景”,群眾稱之為“競價”、“爭大景”、“爭景尾”。
4、貴州銅仁市賽龍舟
貴州省銅仁市賽龍舟歷史悠久,龍舟已成為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號。2009年,銅仁市(現碧江區)被授予“中國傳統龍舟之鄉”。2011年,銅仁賽龍舟作為傳統體育項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舟基地位於大明邊城風景區。龍舟基地以“端午活動體驗、端午養生文化”為主題,傳承龍舟文化,吸引遊客,打造新的旅遊體驗項目。
端午節期間,大明邊城景區舉辦了中國龍舟大賽、中國龍舟公開賽等多項大型全國性龍舟比賽。此外,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