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建在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學。
中國館外觀:
中國館,***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猶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館平臺基座匯聚人流,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國家館和地區館的整體布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鹹亨。
中國館以大紅色為主要元素,充分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以紅色為主題的理念,更能體現出喜慶的氣氛,讓遊客嘆為觀止。設計理念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藝術內涵:
國家館的“鬥冠”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地區館以“疊篆文字”傳達出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在地區館最外側的環廊立面上,將用疊篆文字印出中國傳統朝代名稱的34字,象征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而環廊中供參觀者停留休憩的設施表面,將鐫刻各省、市、區名稱34字,象征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團結***同進取。
中國館的亮點:
1、精心挑出的中國紅
裝點國家館的“中國紅”,是從足足上百種紅色材料色樣中逐壹挑選而出的,由7種紅色組合而成。館體顏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淺,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壹的具有沈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
此外,中國館紅板選用金屬材料,采用燈芯絨狀肌理方案,不僅為中國館穿上了更具質感的:“外衣”,也為原本張揚、跳躍的紅色賦予了穩重、大氣的印象。
2、篆書作墻組成二十四節氣
除國家館的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在地區館的外墻,設計者采用中國古老的文字——篆書來作為裝飾。“疊篆文字”裝飾的地區館建築表面,傳遞著二十四節氣的人文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