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母是壹種造巖礦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狀、片狀、柱狀晶形。顏色隨化學成分的變化而異,主要隨Fe含量的增多而變深 。雲母的特性是絕緣、耐高溫、有光澤、物理化學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彈性和韌性,又有被剝成具有彈性的透明薄片的性能。在工業上用得最多的是白雲母,其次為金雲母。其廣泛的應用於建材行業、消防行業、滅火劑、電焊條、塑料、電絕緣、造紙、瀝青紙、橡膠、珠光顏料等化工工業。
中藥:
出處《本經》
拼音名Yún Mǔ
別名雲珠、雲華、雲英、雲液,雲砂、璘石(《本經》),雲粉石(《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千層玻(《四川中藥誌》)。
來源為矽酸鹽類礦物白雲母。采得後洗凈泥土,除去雜石。
原形態
白雲母(《千金方》),又名:銀精石(《石雅》)。
單斜晶系。晶體通常呈板狀或塊狀,外觀上作六方形或菱形,有時單體呈錐形柱狀,柱面有明顯的橫條紋。也有雙晶。通常呈密集的鱗片狀塊體產出。壹般為無色,但往往帶輕微的淺黃、淺綠、淺灰等色彩,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透明至微透明。解理平行底面極完全。硬度2~3 ,比重2.76~3.10。薄片具彈性及絕緣性能。主要產於偉晶巖、花崗巖及雲母片巖中。
生境分布
產內蒙古、西藏、遼寧、吉林、雲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功能主治
性狀呈不規則的片狀,大小不壹,為多數薄片疊成,壹般長2~6厘米。無色透明或呈白色,具玻璃樣光澤。質韌,不易折斷,但可片片剝離,薄片表面平滑,透明如玻璃紙,有彈性,能曲折,斷面不平坦。有泥土氣,無味。以易剝離、片大、透明者為佳。不溶於酸類,加碳酸鉀燒之能溶解。
炮制
雲母:洗凈泥土,揀凈雜質,搗碎。煆雲母:取凈雲母裝入砂罐內,置無煙爐中,燒至紅透,取出放涼。
性味
甘,溫。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藥性論》:有小毒。
④《本草經疏》:甘,溫。
歸經
入肺,脾、膀胱經。
①《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足太陽膀胱經。
②《本草從新》:入肺。
③《本草求真》:入脾,兼入肝、肺。
功能主治
納氣墜痰,止血斂瘡。治虛喘,眩暈,驚悸,癲癇,寒瘧,久痢,金創出血,癰疽瘡毒。
①《本經》: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
②《別錄》: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
③《藥性論》:主下痢腸澼,補腎冷。
④《本草衍義》:合雲母膏,治壹切癰疽毒瘡等。
⑤《醫林纂要》:補肺下氣,堅固肌理,去熱解毒。
⑥《國藥的藥理學》:為利尿消毒藥,治淋疾及婦人帶下。又治慢性腸炎、小兒下痢、猩紅熱等。外用治火傷、刀傷、濕疹等糜爛癥。
⑦《藥材學》:鎮怯,治心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註意
①《本草經集註》:澤瀉為之使。畏鮀甲及流水。
②《藥性論》:惡徐長卿。忌羊血。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炎者,慎勿誤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