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三項建設”,做大做強智力信息源。?
(壹)加強情報人員隊伍建設。沒有壹支穩定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就不可能獲得深層次的情報信息,情報信息工作就不可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更談不上機警和慧眼。要高度重視情報信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通過制定和完善各項政策和用人機制,把人才引進來、留住來、用好,充分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情報信息工作是壹項知識性、專業性、法規性很強的綜合性工作,對思維創新、文字功底和知識水平要求很高。要打破長期以來因情報工作的綜合性和寫作技巧的靈活性而難以把握的思維局限,依托與情報信息工作相關的交流培訓活動,提高情報信息人員收集信息、判斷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二)加強情報信息臺帳數據建設。搞好情報信息檔案的積累和建設,是正確分析和研究各個時期的敵情、社情,掌握敵人破壞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掌握鬥爭主動權的關鍵環節。要把信息賬戶數據的規範建設作為信息工作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凡是涉及國家安全、政治穩定、公共安全、社情民意等在有效期限內的信息,都要采集為信息數據。對收集的信息采取分級管理、分類歸檔的方法,逐項、逐項建立臺賬資料,做到及時、準確、規範、分層。要加強賬戶信息的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完善,特別是對壹些重點問題的跟蹤信息,要指定專人負責,隨時掌握情況,充實檔案,保持信息的連續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3)加強信息網絡系統建設。根據轄區治安情況,有針對性地在重點單位、特種行業、娛樂場所、學校、廠礦等行業和重點人群、高危人群建設信息員,延伸觸角。通過建立健全明線、暗線、專線“三線融合”,努力打造以維穩部門、信訪部門、單位線為主體的維穩情報信息隊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維護穩定的積極性,從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安積極分子和有社會正義感的人士中聘請情報信息員,使情報信息觸角延伸到社會各個角落,形成覆蓋面廣、信息敏感的網絡體系。?
三、落實“三項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工作長效機制。?
(壹)實行日常工作操作制度。要有效促進信息工作的高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信息工作運行機制的構建、完善和實施。要建立健全情報信息系統框架、工作流程、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以及情報信息收集、報送、研判等工作的責任制和問責制。,明確情報信息工作的職責和崗位,制定規範的情報信息工作程序,明確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建立情報信息定期通報機制,將情報信息工作納入各階段績效考核。建立信息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分析主要信息采集工作,確定采集重點和目標任務。?
(二)落實工作責任制。準確、迅速和敏捷是情報信息的關鍵。要堅持對收集的情報信息進行認真篩選、分類整理,並按規定及時準確上報,為決策提供依據。各部門要完善信息網絡,明確信息聯絡員、信息員和信息責任人,同時明確負責向上級報送信息的具體責任人,嚴格落實遲報、謊報、漏報、瞞報責任追究制度,對出現重大問題遲報、漏報、瞞報的單位,嚴格追究第壹責任人和具體責任人的責任;對因遲報、漏報、瞞報而錯失處置時機,導致事端、重大事件和惡劣影響的,要追究責任,采取剛性措施,確保情報信息工作落實。?
(三)實行考核、獎懲激勵制度。建立單位和個人信息工作績效檔案,定期檢查考核,總結評價,獎優罰劣。實施績效捆綁考核,準確反映各單位和個人的信息工作效果。要建立分級智力的信息評價和獎勵制度,根據各類智力的重要程度和效果給予獎勵。對通過應用情報信息在打擊犯罪、化解矛盾、對敵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按照“誰采集誰負責,采集與應用掛鉤”的原則,同時獎勵原信息采集者和信息使用者。
第四,狠抓“三判”,提高情報信息實戰效果。?
(1)狠抓層次分析判斷,確保判斷無“盲區”。基層單位重點研究轄區社會治安發展規律,特別是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事件和情況的分析判斷;各級業務部門要以新獲取的與本業務相關的情報信息為重點,圍繞某類敵對活動、矛盾糾紛、違法犯罪活動的突出趨勢,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範圍、後果、應對和處置措施等及時開展分析研究;各級綜合情報信息機構要以實時綜合分析為重點,對特定階段和事件可能危及公眾安全的社會熱點問題和情況進行預警和預測分析研判。通過對不同業務部門的分層研判,以及對不同時期不同問題的分析,形成“壹事壹判,萬事皆判”的工作格局,為“智品”的精準研判打下堅實基礎。?
(2)狠抓總結和綜合判斷,提高信息共享率。要依托情報信息研究應用平臺,對所有情報信息進行統壹集中管理,牢牢掌握現有數據庫中的信息,加強信息的傳遞、查詢、匯總和分析。通過相關查詢、串並分析和信息比對,實現早發現、早預警,提高信息研判的針對性、準確性、及時性和預見性。要建立情報應用績效評價機制,重點抓好質量識別、風險預測、應用評價和績效評估四個環節。通過深入調查、分解分析、綜合判斷,可以有效提高情報信息的質量,判斷出準確的“情報產品”,為領導決策提供堅實的依據。要進壹步加強研究成果的享受,打破商業堡壘和行政壁壘,樹立大情報理念,變各自為戰為多部門多手段的互助協同。情報人員可根據自身工作需要和崗位授權,通過信息中心系統查詢業務工作所需信息,打開情報利用之門,提高情報信息利用率,加快橫向互動和情報共享,提高情報效率。?
(3)密切關註預警反饋和判斷,不斷提高判斷水平。對判定的“情報產品”,要根據不同類別和保密程度,采取媒體公開發布、涉密信息保密渠道發布、緊急情報會議通報等多種形式,及時發布預警通報,提出強制性、指導性、參考性工作意見,實現對多發、傾向性、苗頭性事件的防控。要做好預警發布信息的跟蹤、調查和反饋工作,加強應用階段情報信息的跟蹤評估,對比情報信息應用後實際效果與預期效果的差異,找準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和應用中的薄弱環節和缺失點,及時調整決策部署。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及時發現信息收集、判斷與信息需求之間的偏差,進行修正和補充,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導信息工作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