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預先失敗”這壹概念在給定資料4中的含義。
含義!含義!含義!怎麽寫啊?怎麽回答啊?
這是2014年國考省級以上的壹道題目。對於解釋概念,詞語的含義,這壹類型的題目,我想大家都會和我有同樣的反應---整個人頓時處於灰暗當中,不能自拔......哈哈哈~不用害怕,米子來幫妳。
我們以剛才那道題為例,來說說詞語解釋題的套路......
上壹期的內容也有說到,做申論的題目,首先要審題!審題!審題!
談談“預先失敗”這壹概念在給定資料4中的含義。(10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200字。
範圍:資料4
關鍵詞:預先失敗
要求:準確、全面
字數、分數:200+10(200字,字數還算多,內容可以3-4句。)
詞語解釋題的解題思路
1.審題
2.拆分關鍵詞:預先+失敗
3.鎖定前後1-3段
4找出主體名詞:心理問題
詞語解釋的結構:***是***,我們要找到的是後面的名詞:“預先失敗”是壹
種心理狀況。
5.找出原因和結果
當然,這穿插在其中的用到的方法還有結構分析法。我們來看壹下具體的內容。
材料四:暑期來臨,日益升溫的“報班熱”讓孩子們本該無憂無慮的假期變得緊張而忙碌。不少家長“跟風”,給孩子報了特長班、興趣班、課外輔導班等等。
熒屏上的相親交友類節目大戰愈演愈烈,多家衛視相繼播出相親或者交友類節目,壹輪“相親熱”席卷熒屏。
近年來,媒體選秀節目從未冷卻,從“超級女聲”、“快樂男生”到各行各業、各種角色紛紛“選秀”,“選秀熱”進入了全面開花階段。
壹股“全民養生”的熱潮炙浪逼人。五花八門的養生學說見諸各種媒體,名目繁多的養生書籍充斥圖書市場。養生,已成為人們時下最為關註的話題之壹,並以壹股強大的磁力影響著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還有集資熱、股票基金熱、買房熱、文憑熱等,常常是壹風未止壹風又起。[cai1]
據某網站問卷調查顯示:七成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時下跟風[cai2]程度“非常嚴重”,表明隨大流、跟風已成為壹種普遍心態,跟風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專家認為,跟風現象折射了社會轉型期的浮躁心態,在壹定程度上構成了社會群體心理“亞健康”的表征。 第壹句講跟風嚴重,第二句講後果。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說跟風來自於人們對各類專家的依賴,那麽,不難想象,這種“依賴”恰好凸顯了當前人們的壹種“預先失敗”[cai3]的窘況。文章中引用了英國學者吉登斯在《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壹書中的相關闡述,試圖把現代人所面臨的心理問題[cai4]的討論引向深入。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現代性的背景下,個人的無意義感,即那種覺得生活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的感受,成為根本性的心理問題。”在吉登斯看來,現代社會中任何個人的行為都必須參照壹種專家系統才可以實現。換言之,人們越來越相信現代社會的專家指導系統,在做任何活動之前[cai5],總要去參考各種各樣的指導意見,並找到行為的依據,離開了這個專家系統,個人將迷失在社會當中,壹事無成。比如,我們去買衣服,表面看起來,這是壹個純粹的個人行為,買什麽衣服,選什麽品牌,完全由個人的喜好所決定。但是,在今天,任何購買行為都已經深深地和各種各樣的廣告連接在了壹起。廣告,無形中就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指導系統”。事實上,廣告無意於擔當這壹功能,但是在紛繁復雜的商品世界中,它確實為現代人提供了辨別和追尋自己需要的物品的中介──從這個意義上說,廣告也成為現代人自我辨認的壹種曲折的形式。[cai6]
這無疑會對人們自主選擇能力帶來巨大的沖擊。[cai7]在任何屬於個人的行為當中,都隱藏著壹個他人的選擇、他人的要求、他人的想象。因此,它會使相當壹部分人成為脫離了龐大的文化系統而難以生存的族群。
隱藏在這種生存的想象性對抗背後的,則是人們期待權威的心態。當人們無法獲得真實世界的全部信息,就只能想象性地獲得這種信息──這就有了對於大眾文化媒介的依賴。跟風現象之所以在今天以如此空前規模的形式盛行,也正是這種媒介依賴的結果。 [cai8]
斯圖亞特霍爾曾這樣描述現代社會:大眾傳媒通過生成知識和影像,給大眾提供壹個認識外部世界的通道。在社會高度發展、信息豐富蕪雜以及生活形態多樣變遷的同時,世界也在壹定程度上變得破碎、淩亂和神秘,而大眾傳媒恰好掩蓋了這種破碎、淩亂和神秘。大眾傳媒總是向我們呈現出世界的完整面貌,讓我們覺得生活在壹個充滿了廣告畫面壹樣溫暖的世界之中。
就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大眾媒介承擔了壹個“專家指導系統”的角色。壹時間,所謂的養生專家“走紅”各家電視臺;隔夜水可以還陽養腎、活吃泥鰍可以治病……幾乎最時髦的養生術,都是以對科學主義的文化體系進行顛覆甚至戲弄為前提的。這種反科學主義的沖動背後,則是人們對“媒介”的過度依賴。公眾的生活知識,總是通過大眾媒介獲得,於是許多人也就把大眾媒介專家作為自己生活方向的指路人。
談談“預先失敗”這壹概念在給定資料4中的含義。(10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200字。
[cai1]現象說明,可以忽略
[cai2]文章討論的重點
[cai3]在關鍵詞的前後本段找答案。但是這三段中,沒有表達出“失敗”,所以繼續往下找。
[cai4]這句在引出下文,為什麽下文要說的是心理問題,因為上句說的正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可得上壹句所說的是心理問題、心理狀況。
[cai5]“前”與“預先”相呼應→解釋“預先”。
[cai6]舉例
[cai7]後果→“失敗”的解釋
[cai8]對跟風的解釋。下面可以略讀。
在這道題裏面,先找出重點詞。再把重點詞串聯在壹起就是答案。
詞語解釋的答題結構:
解釋+原因+後果(意義或者影響)
參考答案:
“預先失敗”是指人們在做任何活動之前,預先設定自己是失敗者,從而過分依賴指導意見的心理狀況。由於個人的無意義感,覺得生活沒有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使得人們在活動前必須參照各種指導意見,過分跟風,從而弱化甚至喪失了人們對自主選擇能力,壹旦離開專家系統,個人將迷失在社會中。它折射了社會轉型期的浮躁心態,構成了社會群體心理“亞健康”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