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人工智能2.0”來了 潘雲鶴提出五大趨勢方向

“人工智能2.0”來了 潘雲鶴提出五大趨勢方向

“誕生於1956年的人工智能(AI)正走向2.0,並且正在成為引領本輪 科技 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驅動性力量,這是壹個人工智能 科技 大顯身手的時代。”7月16日,被業內視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第十壹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雲鶴如是表示。在他看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抓手除了業界常說的數據、算力、算法三要素之外,知識、運用、理論同樣重要,這六個要素彼此依賴,並且通過政產學研的布局構成了人工智能2.0發展新生態,廣泛促進經濟和 社會 發展,在我國日益發揮著“頭雁”效應。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是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於2011年發起設立,以我國智能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命名。這是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壹依托 社會 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具備直接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資格,因此有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之稱。該獎項每年評選壹次,迄今先後授予477個單位及行業機構、425個創新成果和項目、1697名學者及專家表彰及獎勵。

人工智能走向 2.0

據悉,潘雲鶴是《人工智能2.0發展戰略研究》的提出者和項目負責人,為國家《新壹代人工智能規劃》的形成、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早在2015年,中國工程院開啟“中國人工智能2.0發展戰略研究”的研究課題,提出了“人工智能2.0”的概念。

綜合相關論著及公開演講信息,潘雲鶴認為,與人工智能1.0相比,2.0時代具有顯著的區別。第壹,從需求來看,1.0研究的是讓計算機模擬壹個人的智能行為,而2.0要解決智能城市、智能醫療、智能制造等問題。第二,信息環境差異,相比於60年前AI瞄準壹臺計算機的智能模擬,現在面對的信息環境是互聯網、移動計算、超級計算、穿戴設備、物聯網等構成的壹個復雜信息大系統。如果不充分利用這樣的新信息環境,產生的必定是較弱的人工智能。第三,從目標任務來看,1.0的核心問題在於讓計算機——壹種機器如何變得聰明,但經過60多年發展,計算機在某些方面可以比人更聰明,但很多方面又不如人。人和機器各有自己的長處,因此人工智能2.0應該是將機器與人的長處結合在壹起,形成壹個更聰明的智能系統。

基於此,潘雲鶴提出人工智能必定走向新壹代,而且已顯現出五大趨勢方向,即基於大數據的深度學習與知識圖譜等多重技術相結合而進化、基於網絡的群體智能已經萌芽、人機融合增強智能發展迅速、跨媒體智能興起、自主智能裝備湧現。這五大方向與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結合在壹起可能成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它將催生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新區域的生成,使生產生活走向智能化,供需匹配趨於優化,專業分工更加生態化。

AI 產業體系日趨完善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昌俊指出,近年來,隨著新壹代人工智能高歌猛進的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促進 科技 成果轉換機制的戰略部署》以及落實國家新壹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目前國家已布局建設包括北京、深圳、上海、蘇州在內的18個國家新壹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旨在率先形成人工智能與經濟 社會 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積累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壹批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其中,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介紹了蘇州經驗及成果。去年蘇州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突破了4萬億元,通過產業鏈上下遊配套建設,為人工智能場景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截至2021年底,蘇州工業園區已聚集人工智能相關企業9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4家。與此同時,為加快建設新壹代人工智能試驗區、核心區,蘇州工業園區聚焦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加速AI技術賦能,培育了30家創新應用場景示範企業,打造了聚合數據金融服務平臺等15個標桿示範項目,累計發布四批***40項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而今年上半年完成產業產值已超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