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勞動收入是指除勞動收入以外,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各種收入。主要包括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財產性收入是指各種投資性收入,如投資的股份分紅和股息、購買國債的債務利息、股市投機、銀行存款利息收入,以及各種知識產權和土地產權的收入,如技術發明的股息、專利折股、商標商譽轉讓收入、除稿費以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租金等。
勞動收入是指各類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的各種報酬。這裏的“各類勞動者”包括在各級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鄉鎮企業從業人員,農村從業人員,其他從業人員,以及私營企業主和個體從業人員。其中,私營企業主和個體戶也從事社會勞動,也是社會主義建設者。“通過勞動獲得的各種報酬”,從城鎮的角度看,是指上述城鎮職工通過勞動獲得的工資、獎金、各種津貼、補貼等工資性收入,單位發放的與勞動密切相關的各種福利待遇,單位根據勞動貢獻建立的補充保險,以及人們在業余時間從事相關勞動所獲得的報酬、講課費、咨詢費、勞務費等。從農村來看,是指農民生產的各種農、林、牧、副、漁產品和出售產品的收入,鄉鎮企業職工的工資性收入,外出務工人員的各種勞務收入。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私營企業主和個體戶從事經營管理勞動取得的收入,相當於受雇經營管理者的工資水平,也屬於勞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