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北京奧運會”是無與倫比的,它將載入史冊,創造輝煌。

“北京奧運會”是無與倫比的,它將載入史冊,創造輝煌。

歷史時刻

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

2008年8月8日晚,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

在那場盛大的開幕式上,“體操王子”李寧手持火炬,在鋼索的牽引下飛上了天空。他繞著鳥巢的邊緣走了壹圈,向身後展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所經過的所有國家和地區。最後,他點燃主火炬,將開幕式推向高潮。

那壹夜,很多人至今無法忘記。

隨著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想終於實現了。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奧林匹克運動和傳承5000多年的燦爛中華文化交相輝映,共同譜寫了人類文明壯麗的新篇章。

北京奧運會會徽

無比的

載入史冊,鑄就輝煌。

在北京奧運會主火炬熊熊燃燒的16天裏,中國運動員第壹次奮勇爭先,以51枚金牌奪得奧運金牌總數第壹名,攀上了競技體育成績的巔峰。

更深遠的是,借助奧運會,北京向全世界宣傳了壹個繁榮、和諧、自信的中國形象,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巨大成就和變化。

按時完工的場館設施,見證了全世界的“中國速度”;北京奧運會期間,數以萬計的誌願者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無私的貢獻,給世界留下了“最美的微笑”...

8月24日晚,當人們再次聚集在“鳥巢”參加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閉幕式時,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羅格給予了北京奧運會“無與倫比”的最高贊譽。

究竟是什麽讓羅格做出這樣的評價?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於再清給出了答案。

數百頁的承諾已經兌現。

2001,1,當時的北京奧申委向國際奧委會提交了北京申奧報告。報告希望國際奧委會成員相信北京有條件、有能力舉辦奧運會。申奧成功當天,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與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簽署了《主辦城市合同》,合同上列出了國際奧委會對主辦城市的各項要求。

申奧報告長達600頁,突出了“新北京、新奧運”的主題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它的中心意思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參與和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真誠願望;北京申辦奧運會的熱情和決心;規劃北京未來的建設,滿足舉辦奧運會的條件和能力。並保證在獲得主辦權後,嚴格按照《奧林匹克憲章》和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規定和要求執行。

“報告”和“合同”被外界簡稱為“承諾”。這是北京的承諾,也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這既是國際社會的希望,國際奧委會的要求,也是壹個城市、壹個國家自信、誠信、實力的體現。

在隨後的7年時間裏,北京逐條逐項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交通、住宿、環保、場館、市場開發、醫療衛生、媒體服務、殘疾人設施、知識產權保護、奧運村、火炬攀登珠峰等。已經全部兌現,顯示了中國的決心,中國的信心,中國的速度。“‘無與倫比’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於再清說,“在2008年奧運會上,我們將在重大問題上嚴格遵守主辦城市合同。信守承諾,言出必行,符合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可以說合作很愉快,大家會壹起捧,壹起成功。這是壹個雙贏的局面。”

“中國速度”奉獻“中國經驗”

對於困擾歷屆奧運會組委會的場館賽後利用問題,“中國速度”也讓世界相信,北京奧運會的承諾壹定會兌現。以“鳥巢”、“水立方”為代表的北京奧運會賽後場館使用,為世界提供了“中國經驗”。北京奧運會的這兩個標誌性場館多年來不僅實現了收支平衡,還將通過轉型繼續為北京冬奧會服務。

"北京奧運會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產."於再清說。於再清介紹,首都體育館2008年將是排球比賽館,2022年冬奧會將是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場館。五棵松籃球館將作為女子冰球比賽的場地;國家體育場在北京奧運會時是手球館,明年將舉辦冬奧會男子冰球比賽。“水立方”變成了“艾斯·庫伯”,舉辦了冬奧會冰壺比賽。“我們把夏季奧運會的遺產嫁接到冬季奧運會上,從而少建場館,體現了奧運遺產的賽後利用。這很有意義,國際奧委會給予了高度評價。”

它是“文明”,也是“文化”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也是主辦國的文化展示。在籌辦奧運會的過程中,北京努力通過奧運舞臺向世界展示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展示北京與現代化並存的古都風貌,展示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和開放的胸懷。

“奧運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活動,是壹個大舞臺。通過舉辦2008年奧運會,我們向全世界204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展示了我們舉辦奧運會的理念,那就是‘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於再清說,“人文不僅是文明,也是文化,因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要接觸那麽多運動員和外國媒體。比如我們有500多所奧運示範校,很多代表團去相應的示範校交流。這就是文化的相互交流。”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只是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中的壹個短暫瞬間,也是百余年奧運史上的壹個篇章。但在中國和世界人民眼中,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籌備和舉辦,定格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重要壹步,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國力強盛、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時代特征,見證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作為壹個負責任的大國。

北京奧運會主火炬塔點燃後,焰火在國家體育場上空形成五環圖案。

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

運動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北京奧運會後,中國從國家層面重新思考和定位體育的社會價值。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條例》。這標誌著中國開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舉辦過奧運會的北京再次領先。

2016至2019年,北京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形成了北京全民健身運動節、北京體育大會等壹批特色鮮明的品牌活動。* * *舉辦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9.23萬余場,累計參與人數4427萬余人,大部分在鄉鎮社區行政村舉辦,貼近群眾,下沈基層。

在操場上跑步,在健身房流汗,在公園放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註意到身邊的體育設施增多,在家參加體育運動逐漸成為壹種習慣。截止2019,10年末,北京市各類體育場地總面積達到50210800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32平方米。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均實現100%全覆蓋。

各項惠民措施吸引了更多市民參與體育運動,享受健康生活。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10萬,約占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的50%。

從“大”到“強”,隨著我國體育各方面的發展,體育逐漸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