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馬永安書法欣賞

馬永安書法欣賞

角色概述

馬永安,出生於1956,河南上蔡縣人。曾任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亞視書畫院秘書長、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辦公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美術館館長、華夏藝術研究院教授、滕王閣辭賦研究院顧問。2005年出版了《尤勝書法集》,2008年出版了《現行書法藝術標準》。2009年,他的書法被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命名為“馬史書法”,並入選現代書譜。2010出版字帖《馬體書法》,馬體書法受國家專利局知識產權專利保護。

馬書法是馬永安多年書法研究的成果。根據《現代書譜》的評述,馬永安先生的書法與竹葉相似,筆法創新,文字創新,富有美感。其特點符合美與勢的創新書法理念,符合現代書譜的風格準則。馬書法的成就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隨著馬體書法的出現,各位書法家紛紛撰文,自發成立了許多研究機構和學術組織,研究‘馬體書法’。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以及沈鵬、鐘石、李鐸、鄒德忠等著名書法家都提出了寶貴意見,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書法家墨獵人在博客《重圍的每壹個人》中寫道,他思考和尋找了十幾年。現當代書法家很多,但還是缺了點什麽。直到看到馬的書法,他才從夢中驚醒,大受啟發。他曾經懷疑和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終於出現了。他說,馬書法的誕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壹件大事。他預言馬書法壹定會成為當代書法的絕對高度!

馬書法的命名曾是書法藝術界的熱門話題。有人說馬身叫永安身,因為長得像柳葉竹葉,也有人叫柳葉竹葉。《現代書法譜》主編王燮先生和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藝術委員會將其命名為“馬史書法”。後來經過命名討論,根據歷史書法的命名特點,決定將馬永安的書法命名為“馬體書法”,基本沿用了現代書法的提法。

集草書、篆書於壹體的馬書法藝術,在點畫、筆法、結體結構上具有鮮明的馬個性特征。傳統書法,筆藏鋒,筆歸鋒。馬書法,書寫時鉤如金,鋒露;收筆時,豪情萬丈,壹劍天下。筆畫上,傳統書法停了,馬體書法不停轉。因此,前者在方筆有許多側翼,而後者有許多筆和中心。在結構和姿態上,與傳統的書法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馬體書法分為五種風格,各種風格都用。傳統書法左低右高,逆勢而行,而馬書法左高右低,這是看馬書法能緩解抑郁,通透清爽,給人以刺激和愉悅的根本原因。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說“壹個好的書法家能拿足錢”,這也是他形容當代著名書法家“壹個傑出的書法家,蜀中的壹個圓,劉炳森的壹塊磚”的原因。而馬書法,無論是點畫還是組合,都是馬專屬的發明和專利。書法家洪妙先生說:馬永安發現了什麽,有多高?因為我們是同壹個時代的人,距離太近,所以還是看不到他的偉大。當我們的後代離開我們壹段距離後,他們會發現面前矗立著壹座多麽偉大的山啊!但是,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馬永安先生和馬體書法會遇到許多問題,我們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是光明的。風雨還會再來,但藍天的存在永遠不變!

看似平凡,卻粗獷,帶著詩意的精神。

——淺析馬永安的書法藝術

文/高

近年來,書法界和學術界都在關註馬永安先生的書法,對其藝術性和學術性也有很多爭議。更多的書法家、學者在研究“永安體”,越來越多的人在認可、喜歡、收藏,壹時成為“永安現象”,市場的占領在塵埃落定後成為不爭的事實。

最近王先生的作品集要去,他讓我為它作序。但是學起來很難,寫起來也很難,也沒有寫過。幸運的是,在和王先生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了王先生的想法,感觸良多。古人雲:“文如其人”,“書如其人”;第壹次見到王老師的人,都會被他從容淡定,淡雅恬淡,儒雅率真的學者風範所吸引,書就像他壹樣,但他的文字並不誇張。

馬永安,男,1956,河南上蔡人。他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辦公室主任、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亞視書畫院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龍順成美術館館長。

自古以來,藝術家必是學者,藝術境界的高低反映了其學識的深淺。王先生作品中的詩詞多為自己所作,使其書法洋溢著豐富的詞感、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王先生不僅是壹位學者、詩人和作家,還是壹位科學發明家。著名的《平方率》是王先生早年的研究成果。他看似不相關的領域,不相關的邏輯,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但王粲先生博采眾長,舉壹反三,交換概念,有獨到的思考。這也是王先生的過人之處,他的廣泛涉獵為他的藝術創作積累了營養。

眾所周知,藝術創作是獨壹無二的。先生早年研究燕、柳、歐、王、唐宋,深諳古人之意。他的筆力和心在婉約中渾厚,在婉約中渾厚,壹切化為柔指,藏頭護尾,力在字裏,意在紙外流,力大形美。於是,王老師將真、行、草集於壹爐,總結了幾千個漢字中偏旁部首的簡易寫法,並從字體的走向中借用了竹葉的動態美。經過20多年的苦心鉆研,終於成了今天的形象。讀他的書法就像壹首委婉舒緩的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縈繞耳際,令我神往...,然後我就更被他那種豁達直爽的君子風範感動了,沒有壹點幹巴巴的藝術魅力。欣賞馬永安的書法不能脫離二維和三維的傳統意象思維。其實他的藝術成就已經上升到了精神世界第二自然的精神家園,可以說是自然。道是什麽,形而上之道,下做事之器,切推之變,以言做事之道,以意為形,以意為形,以意為形。很難用它最凝練的藝術語言表達出最豐富的精神內涵。

馬永安書法的成就源於他廣博的學識、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不懈的進取精神。先生的膽識和才華,都在他的筆下展露,都在他的作品中蘊含,看似平凡卻崎嶇不平,腹中滿是詩書。願君的藝術之樹常青!

高在北京。

200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