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結束,開始我真正給大腦種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過程啦!
接我上壹篇文章的說明( 《給大腦種植,除草,施肥和修剪》 ),接下來這壹系列的文章,將會展現我的學習過程,其中使用到的學習思考方法,壹個是來自於《如何高效讀懂壹本書》中所提到的拆書法,壹個是來自於《學會提問》中講述的批判性思維方法,結合在壹起,完成對壹個目標的深度學習。因此,接下來,我的學習思考過程都將會用兩篇文章,分兩部分進行呈現:
第壹部分是目標本身的拆解和分析,學習其結構,其語言,其行文方式,其邏輯等等,目標自身所顯現出來的東西;
第二部分是我根據批判性思考方式,對目標所闡述的內容進行提問,反思,以及發散,聯想,最終融入到我現有的知識體系當中;
今天選取的所要拆解學習的是壹個來自TED的視頻,“幸福是什麽”。幸福,是人們從古到今,到未來,都會壹直堅持不懈追求的壹種人生意義。這個視頻就從壹項長達75年的研究說起,逐步揭示了幸福的核心意義。
選擇拆解學習這個視頻,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當然是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我壹直以來都想要了解的。幸福的人生,人人都渴望,但是,現實卻往往是誤入歧路,沿著自己以為能夠獲取幸福的道路向前,最終收獲的卻有可能是痛苦。那麽,從壹開始,就能夠了解到相對正確的方向,就非常重要了。
其次,這個視頻演講的結構非常清晰,容易拆解和分析。作為第壹次拆解學習的入手,難度合適,會使我更有信心繼續向前。我壹直覺得,好的演講,其演講稿作為壹篇文章,也必是不俗。所以,如果能夠學習到它的結構和行文,對我的寫作也將有很大的幫助。
那麽,就開始我此次目標《幸福是什麽》的拆解部分吧!
開篇(2min):
提問:
1. 是什麽使我們保持健康和快樂的?
2. 如果妳要為未來更好的自己投資,妳會把妳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哪裏?
回答:
1. 對千禧壹代生活目標調查的結果:80%有錢,50%有名;
2.引出對真正結果的研究:哈佛大學針對724名(兩組男性:哈佛大學生和波士頓貧民)長達75年的研究
主體(9min)
研究相關:
1.這樣壹個研究的難度(參與人員會退出,研究經費會短缺,研究分散或無人繼承),但這個項目堅持下來了
2.現在研究還在繼續,大約60名還健在,並且已經在繼續研究他們的2000多名後代
3.使用其中壹位參與人員的三張照片(19歲,47歲,87歲)
4. 研究內容:調查問卷,起居室采訪,健康記錄,抽血化驗,腦部掃描,與他們的孩子、妻子交談;匯集到成千上萬的信息
研究表明:人的幸福無關財富,名譽,工作是否努力
研究結果: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我們更快樂和健康
三大課題:
第壹課題:
結論:社會關系真的對我們有益,而孤獨是有害的;
舉例:和家人,朋友,團體聯結更緊密的人會更開心,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
第二課題:
結論:孤獨不關乎妳交友的數量,而是妳社交關系的質量;
舉例:
1. 嚴重沖突的婚姻帶給人的傷害會對健康非常有害,甚至比離婚更糟;
2. 50歲時對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最高的在他們80歲時會最健康,甚至會加深或減弱疼痛帶來的感受;
第三課題:
結論: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僅保護我們的身體,還有我們的大腦;
舉例:能夠真切依賴另壹個人的人,他的記憶會更清晰和長久(好的人際關系不是永遠壹成不變,而是只要能夠真切依賴另壹個人);
結尾(2min):
反問:
這是壹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結論,從很久以前就有這樣的忠告,我們為什麽會對這件事情不夠重視?
反思:
因為人類喜歡簡單快速的修復,人際關系太過淩亂而復雜,要終極壹生,從不停止;
妳的25歲,40歲,60歲時的人際關系是怎麽樣的呢?
建議:面對面交談,做新鮮的事情,長距離散步,夜間約會,和久未聯系的親戚朋友取得聯系。
結語:引用馬克吐溫的名言: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道歉,傷心,斤斤計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壹切稍縱即逝。
最後壹句再次強調主題:好的人際關系為妳創造好的生活。
TED幸福是什麽
拆解結束後,真的可以很明顯看到,這篇演講思路清晰,結構分明,開篇,主體,結尾的比例是2:9:2,給觀眾聽的感覺非常舒服。
開篇通過提問,引起大家對“幸福是什麽”這壹主題的興趣和思考,接下來通過“有錢”“有名”這個兩個小例子,引起觀眾心照不宣的發笑,從而調動了氣氛,也讓大家更關註接下來真正對幸福這壹主題的研究結果。
主體是最重要論證部分,首先通過使用數字(724名,75年,2000多後代)和照片,研究過程等材料渲染此次研究的難度,提升了觀眾對其結論的信任程度。接下來,直接通過否定錯的,肯定對的方式直接拋出結論,給觀眾以結論的重擊。最後,通過三個課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說明,再提出壹些相關研究的結果,從不同角度加以論證,結論的可信度又更增幾分。
結尾處通過反問,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麽道理簡單,人們卻做不好的原因,並給出了壹些簡短卻有用的建議。最後通過馬克吐溫的名言來進壹步升華主題,最後再次進行結論的強調,結束。
拆解之後更清晰,也更為嘆服,本次演講的結構並不復雜,行文的方式,就和高中時代說明文寫作的方式並沒有大的分別,可見,結構並不在於簡單或者復雜,合理順暢的使用,即使最簡單的“總-分-總”依然能夠直擊人的心靈。受教了!
敬請關註下壹篇:TED幸福是什麽?(蕭元思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