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形》(出自《夢溪筆談》)
原文: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虧可驗也。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旁,故光側而所見如鉤;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如壹彈丸,以粉塗其半,側視之,則粉處如鉤;對視之,則正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譯文:
日月的形狀就像丸子壹樣,怎麽知道的呢?根據月相的盈虧就可以驗證。月亮本身不發光,就像壹只銀色的丸子,是太陽的照耀才使它有了亮光。月光剛產生的時候,太陽在它的旁邊,所以發光的只有壹側而且見到的月亮象鉤子;隨著太陽的遠離,開始斜照,則發光部分漸多。這就像壹彈丸,用粉末塗它的壹半球,側面看它,則塗粉處狀如鉤,正視它,則是個圓,這就是為什麽知道日月形狀像丸子的原因。
2. 關於日月的詩句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琵琶行》白居易[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維[唐]儂做北辰星,千年無轉移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九天日月移朝暮,萬裏山川換古今。
風動水光吞遠嶠,雨添嵐氣沒高林。秦皇謾作驅山計,滄海茫茫轉更深。
杭州江亭留題登眺 處處日馳銷,憑軒夕似朝。漁翁閑鼓棹,沙鳥戲迎潮。
樹間津亭密,城連塢寺遙。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詩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陰壑生虛(壹作靈)籟, 月林散清影。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3. 有沒有關於古文中描寫宇宙星辰(太陽 月亮)的文字 古文"日月燦爛,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經天的日月,似乎是從海中升起,又降落於海中;橫貫長空的銀河(星漢),似乎是頭尾都垂在海上,連整個宇宙,似乎是都在這大海的吞吐包容之中了。
觀滄海
作者: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4. 關於“日月”的詩句有哪些1.《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2.《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覽 通:攬;明月 壹作: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銷愁 壹作 消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3.《北風行》唐代: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4.《雲中君》屈原 先秦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翺遊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5.《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唐代: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