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騎牛賽是壹項起源於1992年的騎牛比賽,騎牛最初只是牛仔顯示身手的壹項絕活,但現在職業騎牛協會(PBR)的CEO蘭迪?班納德可以驕傲地宣稱:"職業騎牛大賽已經吸引了 22家贊助商,其中不乏牛仔品牌的大牌,例如Wrangler和Karl Stressman。"很難想像,現在的職業騎牛協會源於16年前壹個草臺班子的突發奇想:1992年,20個在牛仔大賽上經常遇上的騎手湊在了壹起,眼看騎牛比賽熱火朝天,有人提議湊份子單幹,於是每人投資1000美元成立了壹個公司。這東拼西湊來的2萬美元,成了職業騎牛系列賽的啟動資金。1995年職業騎牛總決賽的冠軍獎金為15萬美元,隨著這項運動擁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職業騎牛協會的產業也有了飛速發展。紐約壹家私人資產公司投資近1億美元購買了該協會2/3的股份,協會預期營業額將增長25%,因此年度總冠軍獎金攀上180萬美元也就不稀奇了。職業騎牛總決賽,全美超過160萬人收看了比賽。壹般來說,騎手的體重在150磅(約合68公斤)左右,而壹頭公牛則至少重達 2000磅(約合908公斤),騎手的任務就是騎在牛背上堅持至少8秒鐘不被摔下,這樣才能獲得評分。比賽滿分為100分,評委根據騎手在牛背上堅持的時間長短、動作的動感和美感、牛的瘋狂程度等進行評分,得分最高者獲得勝利。賽前,比賽的工作人員會拿壹根繩子綁在公牛的生殖器上,另壹端則握在參賽騎手的手上。在公牛被放出柵欄後,參賽者必須拉緊手上的繩子, 公牛會因為劇痛而發瘋似的亂沖亂竄,不停地搖動跳躍。壹般的騎手堅持2~4秒就會被摔下,被摔落後有的騎手會掛在牛角上轉好幾圈,有的騎手則從牛背側面滑下滾出幾米遠,最危險的是騎手被摔下後公牛撲上來用角頂人,所以騎手落地時都要強忍疼痛迅速跑開,以免做了"角下鬼"。受傷率是橄欖球的6倍盡管只是8秒鐘的運動,騎牛比賽對騎手的勇氣和技術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班納德無奈地表示:"很不幸,這項運動具有極高的危險性, 但這正是它最大的賣點。"有人曾把騎牛比賽的危險性與其他運動作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它的受傷率是橄欖球的6倍、摔跤的7倍、冰球的13倍,腦震蕩、骨折是騎手的家常便飯,頸椎折斷、全身癱瘓也不在少數。據已經隱退的騎手肯特?誇克斯回憶,他在32歲時被迫離開了賽場,在過去的比賽中他歷經了5次手術,光臉部就被植入了13塊鋼板,不過誇克斯依然是騎牛大賽的瘋狂粉絲,他經常去各地觀看比賽。本報記者蓋源源實習生淩鑫晨騎手和公牛都要"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