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意象、抽象三種藝術的藝術特點是什麽?
具象與表象表象只是保持在記憶中某壹事物的形象;具象則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觸多次感受、多次為之激動的既豐富多彩又高度凝縮了的形象,它不僅僅是感知、記憶的結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藝術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們的思維加工。它是綜合了生活中無數單壹表象以後,又經過抉擇取舍而形成的。從心理學意義上說,作家、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就是具象的運動過程。具象的運動過程主要是激發、強化作家和藝術家的情感,並與情感相互作用的過程。壹旦進入具象運動階段,創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癡如狂的,帶有很大的不自覺性,很少受抽象思維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維的起點,而是在抽象思維的作用下,選取、綜合表象的結果。從發生學上說,表象、記憶能力是人的低級心理水平,動物也有表象和記憶的能力,但動物沒有根據自己的需要、態度、體驗和思想觀念來綜合取舍表象進而形成具象的能力,具象為人類所獨有。?0?2意象yìxiàng [image;imagery]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壹種藝術形象。它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壹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壹起,就成了壹個淒清,傷感,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意象”壹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壹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借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寓情於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詩歌創作過程是壹個觀察、感受、醞釀、表達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再現過程。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寄托給壹個所選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種感情色彩,並制造出壹個特定的藝術天地,使讀者在閱讀詩歌時能根據這個藝術天地在內心進行二次創作,在還原詩人所見所感的基礎上滲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0?2?0?2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是與具象藝術相對的名稱,也可稱為非具象藝術。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繪,用情緒的方法去表現概念和作畫,而這種方法基本上就是屬於表現主義的,最早見於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種反傳統的藝術影響融合而來,特別是由野獸派、立體派演變而來。“抽象”藝術在畢加索看來並不存在,他認為只不過有人強調風格,有人強調生活罷了。在米歇爾·塞弗爾看來,抽象藝術是:“我把壹切不帶任何提醒,不帶任何對於現實的回憶——不管這壹現實是否是畫家的出發點——的藝術都叫作抽象藝術。實際上野獸派和立體派促進了形與色的獨立發展。是康定斯基進壹步發現了它的奧妙,他在1910年畫了第壹幅斷然抽象的水彩畫,是壹幅無具象願望的、充滿活力的重疊色點。康定斯基的創造性發明是從音樂中獲得美學啟迪,爾後捷克人庫普卡直接從音樂中獲取靈感進行抽象藝術創作。人稱他是音樂主義畫家鼻祖,後來他們***同組成抽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