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我要書屋

我要書屋

鮮卑族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

部族與政權興衰:鮮卑是與烏桓同時興起的東胡另支。東漢初年,活動於今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鮮卑仍為匈奴役屬。隨著北匈奴勢力衰耗,鮮卑開始邊年出兵攻擊北匈奴。公元85年,鮮卑與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擊北匈奴,迫使其中逃循。公元87年,鮮卑再次大敗北匈奴,斬殺優留單於。公元91年,東漢政府和南匈奴對北匈奴進行了致命打擊,北匈奴西遷。鮮卑趁勢占據了漠北地區,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萬落並入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

公元2世紀中葉,鮮卑民族中湧現出壹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領——檀石槐。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大斷壯大,統壹了鮮卑諸部,建牙帳於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余裏的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附近)仇水(今東洋河)。隨後,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東敗扶余,西擊烏孫,南擾漢邊、盡據匈奴故地,建立了壹個強大的軍事部聯盟。但聯盟隨檀石槐的死而瓦解,繼起的是不斷強大的拓跋鮮卑。

鮮卑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牧歌、思鄉曲、敘空事歌、戰歌等體裁。從歌詞觀之,其風格剛健清新,粗擴豪放,富又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北魏統壹蒙古高原後,太武帝從漠北遷來30余萬帳落敕勒人(漢稱丁零,亦稱高車)。5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壹帶的敕勒人大都已鮮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草牧歌,“其歌本為鮮卑語,易為齊言”,已成為千古絕唱: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鮮卑人的宮廷音樂也有許多建樹。《真人代歌》,亦稱《北歌》,是鮮卑語宮廷歌曲。其內容為“上述祖宗開基的所由,下及君臣廢興之足跡。”北魏宮廷中每日早晚均唱此曲,並有絲竹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