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學要求:
1、掌握課文中的八個壹類字,理解?逼視、煉獄、蒸發、湮滅、壅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感情,學習作者的寫法。
二、難點及重點: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了解托物言誌的寫作方法。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導入新課:
1、猜謎語:活著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爛,打壹植物。
2、板書課題:
胡楊
3、從謎語中,妳感受到胡楊有哪些特點。
4、出示胡楊的課件。
5、導入新課學習。觀看了這麽多美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再去文字中感受胡楊之美。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初讀課文,圈出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詞。
2、利用工具書或其它參考書,嘗試自已理解。
3、與同桌交流學習成果。
4、集體交流。師重點指導。
區分並掌握字的寫法:摧-催;燥-躁;橢-隨;練-煉。
理解字義:森森然;煉獄;幹燥;湮滅;壅住。
三、先讀讀含有這些字詞的句子,再整體讀課文,比壹比,是否比第壹次流利。
四、默讀課文,加深對內容的了解,並整體感知。
1、說說胡楊給妳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相關的句子再讀壹讀,談壹談。
2、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3、齊讀中心句,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壹、深入學習課文,了解胡楊的特點。
1、默讀全文,找出概括胡楊特點的關鍵語句。
2、學生匯報,整體感知胡楊的特點。
關鍵句:
胡楊是沙漠裏的巨樹。
胡楊倒下了壹千年不爛。
活著壹千年不死,死了壹千年不爛。
二、賞析課文,感悟胡楊的精神。
1、學習第2-4自然段。
A、自由讀,思考: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胡楊是沙漠中的巨樹?
(1)從課文中的描寫,理解胡楊外形之?巨?。
(2)抓重點句理解:
大生命是搬不動的,更是不可肢解的。
(胡楊堅不可摧,強不可撼,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B、指名學生朗這些關鍵句,加深理解。
2、學習5-6自然段。
A、指名讀,思考:
妳是如何理解壹千年不爛的?
造成胡楊千年不爛的原因是什麽,找課文中的句子,並結合自己的理解談壹談?
(千年不爛,特殊的環境,煉就了胡楊這種特性)
千年不爛,可以看胡楊怎樣的精神。
(不朽的生命,硬朗的英雄本色)
B、妳想用什麽樣的語氣來讀妳最感最深的句子?試著讀壹讀,大家來評壹評。
3、自學第7-8自然段。
1、默讀,畫出最讓妳感動的句子。
2、嘗試在妳感受最深的句子旁寫寫自已的'評論。
3、交流學生學習成果,老師總體點評。
老師談談自已的感受:
即使壹棵胡楊倒下了,那也是壹聲轟然的巨響;那也是壹幅壯美的畫面;那也是壹首不屈的樂章!
4、朗讀7-8自然段,讀出自已的感悟來。
三、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再讀中心句,說說此時妳心中有何感受。
2、出示胡楊的畫面,此刻,妳想對胡楊說些什麽?
3、出示胡楊邊邊防戰士的照片,此刻,妳想對照片中的人說些什麽?
四、總結課文的寫作特點,加深理解托物言誌的方法。
板書設計:
千年不死
胡楊 千年不倒 力不可催 生命不朽
千年不爛
附《胡楊》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十二冊第十八課是《胡楊》。課文開頭是這樣寫的,壹種樹,可以說?活著壹千年不死,死了壹千年不倒,倒了壹千年不爛。這種樹就是胡楊。學生讀到這裏,就可以體會到胡楊的堅韌與不朽。教學這課時,我不僅利用課文的插圖讓學生觀察,而且準備了網上資料和圖片,讓課本的文字變成壹副副鮮活的畫面,讓學生理解了胡楊?壹樹兩葉?的特點以及它是壹種巨樹,是搬不動的,不可肢解的,也是不朽的。學生通過讀文,看圖,感受到了胡楊的大氣和活力。串講課文以後,我提出了這樣壹個問題:?同學們知道,胡楊長在沙漠裏,它的木質為何那樣堅硬,為何它倒下了壹千年不爛呢?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胡楊木質堅硬是因為沙漠裏氣候炎熱,把它體內的水分都蒸發掉了;它不爛是因為體內沒有水分了。整堂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