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詩句
1、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2、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3、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4、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擴展資料
傳統食物
1、蒿餅
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農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
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壹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於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蒿餅顏色翠綠且帶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壹,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
2、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壹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壹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壹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